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际和地区组织 >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 讲话

温家宝总理在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上的演讲

2003-10-07 00:00

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

——在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上的演讲

(2003年10月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尊敬的鲁迪·佩西克先生,
各位朋友:

  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座各位都是东盟经济界的杰出代表。我很高兴有机会与你们结识,对各位为发展东亚经济和增进中国与东盟合作所做的努力表示敬意。

  发展是实现亚洲振兴的必由之路。环顾全球,亚洲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为各国加快自身发展和加强区域合作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在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为亚洲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同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也在增多。传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问题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各国发展很不均衡,南北差距仍在拉大。这一切说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任重道远。

  亚洲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陆,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由二战结束时的 5%上升到目前的 23%。亚洲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是各国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的结果,也得益于各种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的蓬勃开展。

  但是,亚洲的振兴之路并不一帆风顺。我们共同面临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带来的竞争压力,共同面临消除贫困、谋求发展的艰巨任务,共同面临增进互信、维护和平的重大课题。为实现亚洲的持久发展与繁荣,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团结与合作,努力创造一个整体上升发展的良好格局。

  东亚10+3领导人会议,就是这个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0+3创立以来,在促进亚洲合作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改善亚洲发展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10+3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对亚洲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合作项目,扩大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增强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能力,为最终实现东亚乃至亚洲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不到1%上升到4%,农村贫困人口从2亿多减少到3千万。中国面貌发生巨大改变,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于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在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确定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现在举国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

  今年以来,我们克服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2%。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4%;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227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4%。从目前的趋势看,全年实现经济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是有把握的。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现有汇率计算将达到4万多亿美 元。这将为我们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当然,中国的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与社会、农村与城市、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还不协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等。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正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努力。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中国的发展强大,将在亚洲产生什么影响和发挥什么作用,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中国的发展强大将给亚洲各国带来发展机遇和实际利益,将为亚洲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积极促进亚洲的发展振兴与和平稳定,是中国的既定国策。新形势下中国的周边外交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睦邻友好,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向新水平。“睦邻”、“安邻”和“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睦邻”,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与周边国家彼此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

  ——“安邻”,就是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亚洲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

  ——“富邻”,就是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实现共同发展。

  其次,中国的发展将给亚洲各国带来巨大的现实和长远利益。中国的发展为亚洲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亚洲,特别是东亚,是中国市场开放和扩大的主要受益者。从1995年到2002年,中国从东亚国家进口的年均增长率高出全球贸易增长水平2倍多。亚洲金融危机后的4年间,中国从东盟的进口年均增长率高达25.7%。亚洲各国拥有丰富资源,可以生产中国需要的产品。中国的发展将为亚洲各国提供更广的市场和更多的商机。

  中国政府将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到亚洲各国投资兴业。目前,中国企业对海外直接投资的项目主要在亚洲。中国对亚洲国家的直接投资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一些国家甚至高达40%。随着中国经济的更大发展,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将走向亚洲各国,直接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

  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的金融稳定。6年前,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战胜亚洲金融危机作出了贡献。今天,人民币汇率再度引起广泛关注。有人说中国目前的汇率机制给其他国家带来通货紧缩压力。事实上,中国的外贸出口仅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左右,不可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也有人说中国通过压低人民币币值扩大出口。事实上,中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因素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中国的外贸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55%是进料和来料加工,中国出口收益的相当部分已为别国所分享。

  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一贯持慎重、负责的态度。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既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又体现了对国际社会的高度负责。中国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和国际收支状况,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增长,将为地区稳定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一贯主张顺应历史潮流,主张世界上的事情由大家一起商量解决,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致力于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中国与东盟的互信合作正快速向前发展。2002年,双方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本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将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还将签署并发表《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这些都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在迈上 新的台阶。

  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过去10年,双方贸易额增长了6倍多,2002年达到547.7亿美元。目前,中国与东盟在相互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都已超过10%。今年上半年,双方贸易额同比增长了55.5%,达到342.4亿美元。照这样的势头,双方年贸易总额在2005年时可望突破1000亿美元。

  2002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启动了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一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对如期完成自由贸易区建设充满信心。可以期待,到2010年,一个人口总数近20亿、国内生产总值近3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将在亚洲出现。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安排。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每年的相互出口都将明显增长,对双方经济起到直接拉动作用,东盟方面获利会更多。从明年1月1日起,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早期收获”计划将付诸实施,这个计划的实质是使东盟早受益、早获利。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和平、安全、合作、繁荣,是中国亚洲政策的目标。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希望东盟各国商界朋友充分把握当前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亚洲繁荣与发展的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