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先生:
此次东盟地区论坛(ARF)外长会是在?9·11?事件后举行的首次会议,具有特殊意义。如何应对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在发生的复杂而深刻变化,谋求和平与稳定,是ARF各方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面临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非传统安全因素更加上升的新态势,特别是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已对国际和地区安全构成现实威胁。
在新的形势下,各国安全联系更为密切,国际关系的合作面明显扩大。各国妥善应对全球化、争取共存共赢的意识进一步高涨。大国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总体看来,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过去的一年,亚太无疑是变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我们所经历的变化,一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地区安全事务中更加突出,各国谋求共同应对的意愿增强。?9·11?事件后,许多国家就反恐问题积极开展双、多边对话、协调与合作,大国在这方面的协调合作尤为突出。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三国也签署了反恐协议。这些合作不仅有效抑制了恐怖主义,也促进大国关系的积极变化,并推动多边安全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是传统热点问题的起伏,多数热点朝解决的方向发展。东帝汶顺利建国。阿富汗过渡政府如期成立,朝着实现持久和平与稳定迈出了关键一步。朝鲜半岛缓和趋势基本上得到保持。但印巴关系、巴以冲突再度突出。目前,印巴双方总体保持克制,国际社会也在积极促和,相信印巴关系将逐渐得到缓和。
三是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更趋活跃。?9·11?事件后,上海合作组织在机制化建设和合作深化方面不断取得进展。10+3合作也在积极探索开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合作。这些反映了亚太各国相互依存加深、共同安全与发展意识增强的趋势。我们相信,经过积极探讨和实践,最终会形成适应本地区多样性特点,以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为目标的多边安全合作框架。
四是发展问题更加突出,绝大多数国家将恢复和发展经济作为首要课题。各国更加重视经济安全,纷纷加大经济改革与调整力度,并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推动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因素日益成为维系亚太安全的重要因素。
主席先生,
ARF产生于冷战结束后的九十年代中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本地区最主要的安全对话场所。八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ARF对话与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ARF在增进各方相互了解与信任、推动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 索,实施建立信任措施项目近80个。第二,去年的ARF外长会通过了预防性外交等三个文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第三,ARF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合作。发表了反恐主席声明,举办了一系列反恐研讨会,并决定设立新的工作组机制,这将有利于各国共同应对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第四,ARF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和原则,如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照顾各方舒适度、互不干涉内政等。这些原则不仅将指导ARF今后的进程,对其它地区组织也可供借鉴。
中国政府一贯重视ARF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一贯支持ARF保持发展势头,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愿重申,中方支持ARF进一步探索和开展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合作;支持ARF逐步扩大国防官员对ARF的参与;支持ARF继续坚持业已存在并行之有效的模式和原则,并继续以建立信任为核心;支持东盟继续在ARF中发挥主导作用。
主席先生,
为了更加积极、主动地拓展在ARF框架内的对话与合作,我想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希望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ARF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点。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我们面临的现实威胁和必须应对的紧迫课题。同时非传统安全问题大多带有跨国、跨地区性质,仅靠一国或几国力量难以应对,多边合作是必由之路。在去年外长会上,我曾提出ARF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主张。今年5月ARF高官会上,中方散发了《关于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立场文件》,系统地阐述了中方观点。
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既要着眼于当前,又要标本兼治,致力于消除贫困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非传统安全合作应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科技等手段,综合治理,逐步推进。中方认为论坛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我们主张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推进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新安全观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9·11?事件突出表明,当今世界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相互交织,更加紧密。安全的内涵已从军事、政治扩展到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等诸多领域。为此,我们提出树立新的安全观念,重在通过对话建立互信,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通过合作寻求安全。
1996年,中国在ARF外长会上首次提出摒弃冷战思维,树立新型安全观。多年来,ARF致力于通过对话合作促进亚太安全,与新安全观主张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次,我们向本次外长会提交了新安全观立场文件,希望与各方共同探索实现持久和平的有效途径。
主席先生,
共同维护冷战后亚太地区来之不易的稳定和发展局面,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作为亚太地区一员,中国将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有关各方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同时,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对话与合作进程。
谢谢。
此次东盟地区论坛(ARF)外长会是在?9·11?事件后举行的首次会议,具有特殊意义。如何应对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在发生的复杂而深刻变化,谋求和平与稳定,是ARF各方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面临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非传统安全因素更加上升的新态势,特别是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已对国际和地区安全构成现实威胁。
在新的形势下,各国安全联系更为密切,国际关系的合作面明显扩大。各国妥善应对全球化、争取共存共赢的意识进一步高涨。大国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总体看来,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过去的一年,亚太无疑是变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我们所经历的变化,一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地区安全事务中更加突出,各国谋求共同应对的意愿增强。?9·11?事件后,许多国家就反恐问题积极开展双、多边对话、协调与合作,大国在这方面的协调合作尤为突出。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三国也签署了反恐协议。这些合作不仅有效抑制了恐怖主义,也促进大国关系的积极变化,并推动多边安全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是传统热点问题的起伏,多数热点朝解决的方向发展。东帝汶顺利建国。阿富汗过渡政府如期成立,朝着实现持久和平与稳定迈出了关键一步。朝鲜半岛缓和趋势基本上得到保持。但印巴关系、巴以冲突再度突出。目前,印巴双方总体保持克制,国际社会也在积极促和,相信印巴关系将逐渐得到缓和。
三是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更趋活跃。?9·11?事件后,上海合作组织在机制化建设和合作深化方面不断取得进展。10+3合作也在积极探索开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合作。这些反映了亚太各国相互依存加深、共同安全与发展意识增强的趋势。我们相信,经过积极探讨和实践,最终会形成适应本地区多样性特点,以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为目标的多边安全合作框架。
四是发展问题更加突出,绝大多数国家将恢复和发展经济作为首要课题。各国更加重视经济安全,纷纷加大经济改革与调整力度,并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推动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因素日益成为维系亚太安全的重要因素。
主席先生,
ARF产生于冷战结束后的九十年代中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本地区最主要的安全对话场所。八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ARF对话与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ARF在增进各方相互了解与信任、推动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 索,实施建立信任措施项目近80个。第二,去年的ARF外长会通过了预防性外交等三个文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第三,ARF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合作。发表了反恐主席声明,举办了一系列反恐研讨会,并决定设立新的工作组机制,这将有利于各国共同应对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第四,ARF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和原则,如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照顾各方舒适度、互不干涉内政等。这些原则不仅将指导ARF今后的进程,对其它地区组织也可供借鉴。
中国政府一贯重视ARF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一贯支持ARF保持发展势头,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愿重申,中方支持ARF进一步探索和开展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合作;支持ARF逐步扩大国防官员对ARF的参与;支持ARF继续坚持业已存在并行之有效的模式和原则,并继续以建立信任为核心;支持东盟继续在ARF中发挥主导作用。
主席先生,
为了更加积极、主动地拓展在ARF框架内的对话与合作,我想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希望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ARF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点。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我们面临的现实威胁和必须应对的紧迫课题。同时非传统安全问题大多带有跨国、跨地区性质,仅靠一国或几国力量难以应对,多边合作是必由之路。在去年外长会上,我曾提出ARF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主张。今年5月ARF高官会上,中方散发了《关于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立场文件》,系统地阐述了中方观点。
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既要着眼于当前,又要标本兼治,致力于消除贫困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非传统安全合作应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科技等手段,综合治理,逐步推进。中方认为论坛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我们主张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推进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新安全观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9·11?事件突出表明,当今世界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相互交织,更加紧密。安全的内涵已从军事、政治扩展到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等诸多领域。为此,我们提出树立新的安全观念,重在通过对话建立互信,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通过合作寻求安全。
1996年,中国在ARF外长会上首次提出摒弃冷战思维,树立新型安全观。多年来,ARF致力于通过对话合作促进亚太安全,与新安全观主张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次,我们向本次外长会提交了新安全观立场文件,希望与各方共同探索实现持久和平的有效途径。
主席先生,
共同维护冷战后亚太地区来之不易的稳定和发展局面,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作为亚太地区一员,中国将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有关各方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同时,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对话与合作进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