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际和地区组织 > 东盟地区论坛(ARF) > 相关新闻

李肇星外长在第13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的讲话

2006-09-01 00:00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一年来,亚太地区形势总体稳定。各国共同利益扩大,合作意识增强。以东盟地区论坛为代表的多边安全对话合作机制活跃,促进了各国间的信任,为本地区国家应对新型安全挑战、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影响地区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传统安全、地区热点、边界、领土等问题仍影响着一些国家间的相互信任。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各类跨国犯罪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生态恶化、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能源安全等,制约着地区发展。各国安全理念的差异也给地区安全对话合作增加了困难。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多边对话与合作是各国应对挑战,维护共同安全的有效途径。

  作为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合作渠道,东盟地区论坛对构筑和谐的地区安全环境作用重要。过去一年,论坛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和领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论坛召开了建立信任措施与预防性外交会间会,恢复了救灾会间会。在防扩散、反恐、救灾等领域开创了多个信任措施项目,合作日益走向深入。不久前,首次专家名人会议就预防性外交等安全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论坛日益成为增进相互信任、凝聚合作共识的有益平台。

  论坛在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对话合作方面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论坛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承认和尊重亚太地区多样性的基础之上,把握节奏,扎实推进。我的想法包括:

  一、立足互信,深化合作。建立信任应贯穿论坛发展进程。在深化现有建立信任措施的同时,有必要根据地区多样性的特点,加强不同信仰和不同文明间对话,在更深的层次上扩大共识。在尊重主权的基础上,可逐步探讨开展预防性外交的方式与途径,采取更加切实的步骤营造地区安全。

  二、东盟主导,鼓励参与。维护东盟的主导作用,是论坛顺利发展的关键和保障。论坛应坚持东盟主导,遵循不干涉内政、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行之有效的原则,逐步加强主席作用。论坛应继续倡导各国平等相待、和谐共处,鼓励和支持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磨擦和争端,充分发挥所有成员的积极性,成为实践地区多边主义的典范。

  三、确立重点,注重务实。亚太地域广阔,安全问题复杂。论坛应根据自身特点,有所侧重。经过多年实践,反恐、打击跨国犯罪、救灾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已成为论坛合作的重点。可以扩大国防官员对这些领域的参与,增加各成员执法部门间的直接交流。论坛已就相关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达成诸多共识,有必要研究落实。

  四、注重自身建设,稳步扩大交流。本次会议将通过文件,加强论坛与地区二轨安全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国际、地区安全合作组织的关系。这有利于论坛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安全合作经验。论坛应立足于本地区现实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机制。发展与其他机制的关系应力求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真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通过维护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中国高度重视论坛,积极参与论坛活动。本年度,中方参与主办了防扩散研讨会,反恐和打击跨国犯罪会间会和救灾会间会。下年度,中方将继续致力于努力推进论坛非传统安全合作,在华举办有关救灾会间会和禁毒研讨会。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中国是亚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将继续以平等、互利、开放、包容的态度,与域内外各国扩大交流合作,推动东盟地区论坛健康发展,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

  谢谢。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