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回良玉
主席先生,
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对世界粮食安全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13年前,各国领导人齐聚罗马,共同作出了人人享有粮食安全,在2015年前将全球饥饿人口减半的庄严承诺。7年前,在这里举行的世界粮食峰会通过了反饥饿宣言,重申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共同愿景。今天,我们又一次相聚罗马,共商粮食安全大计,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严峻挑战、世界减贫努力遇到重大挫折的背景下,在全球饥饿人口突破10亿、世界粮食危机风险突出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主席先生,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免于饥饿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国家自立与世界和平的重要前提。当前,国际社会正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的双重压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严重受损,社会稳定也受到威胁。国际社会应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看待和处理粮食问题,加强合作,携手努力,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为此,我们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增加投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该从本国实际出发,加大农业生产投入,突破粮食增产技术瓶颈,增强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和自给水平。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应在尊重受援国主权的情况下,在资金、技术、市场、能力建设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重视增强其自身“造血”机能。
第二,互利共赢,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粮食危机的成因复杂,既源于供需关系,也与扭曲的国际农产品市场、金融投机等因素密切相关。各国要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积极成果。发达国家应在谈判中体现更大诚意,削减农业补贴,消除贸易壁垒,使发展中成员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建立公平合理、持续稳定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金融监管,有效抑制对农产品的投机行为,这应成为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重点之一。
第三,推进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中国支持加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机制,抓紧建立集早期预警、紧急救援、宏观调控为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全球粮食安全战略,确保效率和各方的平等参与。中国支持通过改革加强联合国粮农机构,支持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和联合国全球粮食危机工作组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均衡发展。粮食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粮食安全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紧密相连。各国应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农业等各领域的影响,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共同推动即将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国际社会应本着“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重视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长期影响,科学加以引导,实现其开发和利用的可持续性,决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换取能源安全。
主席先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问题,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用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和占世界6.5%左右的淡水资源,解决了世界20%左右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提前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这是中国人民创造出的历史奇迹,也是我们为全球粮食安全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储备充裕,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粮食价格基本稳定。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已经连续5年增产,粮食产量超过5亿吨,2008年创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我国粮食生产将再获丰收。多年来,中国粮食始终保持基本自给,小麦、大米、玉米等主要谷物年均净出口800万吨,并保持了较高的农产品自由贸易度,农产品平均关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长期主要立足国内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相当突出,国际金融危机也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为此,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明确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我们继续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保持了农业农村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有把握实现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的预期目标。
主席先生,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始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帮助,为世界粮食和农业发展贡献力量。这些年来,在积极向国际粮农机构提供捐赠、向一些困难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的同时,我们一直致力于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优势,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我们在亚洲、非洲、拉美、太平洋等地区近100个国家建立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技术实验站和推广站,先后派遣了3万余人次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并帮助他们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
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在粮食和农业发展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愿意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农业援助,包括扩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增派农业专家、拓展农业培训、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粮援等。去年我们已决定,把对外派遣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数量翻番,为发展中国家提供3000人次的来华农业培训。中国承诺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款3000万美元成立信托基金已签约启动,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项目和活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加大对国际粮农机构的支持。
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努力,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