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交部 > 组织机构 > 军控司 > 发言与文件

中国代表团团长、裁军大使吴海涛在《特定常规武器公约》2014年缔约国会议上的发言

来源:(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 2014-11-13 16:30

  中国代表团团长、裁军大使吴海涛在《特定常规武器公约》2014年缔约国会议上的发言,全文如下:

主席先生: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代表团,祝贺你当选本次会议主席。中国代表团将与你和各国代表团充分合作,推动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主席先生,

  《特定常规武器公约》(CCW)生效30多年来,在解决常规武器滥用引发的人道主义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各国履约工作更加深入、务实,公约框架下国际合作稳步推进,公约和各议定书的普遍性续有增强。借此机会,我们再次祝贺伊拉克加入公约。

  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常规军控进程,重视解决常规武器滥用引发的人道主义关切。中方认为,应该在平衡处理各国军事安全需要和人道主义关切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完善常规军控法律机制。各国应在公约框架下,深入交换看法,交流经验,切实加强履约机制和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国际援助和合作,推动公约及其议定书的普遍性不断提高,共同推进公约的宗旨和目标。

  作为公约及其五个附加议定书的“完全成员国”,中方忠实履行公约及议定书各项义务,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按时提交国家履约报告,认真参加公约及议定书框架下专家会议和缔约国会议。中方重视增进公约普遍性,每年向公约“资助项目”捐款1万美元,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参加公约相关会议和活动,并利用各种多、双边途径,鼓励有关国家加入公约及其议定书。

  中国积极致力于国际人道主义扫雷援助。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援助扫雷装备、举办扫雷技术培训项目等方式,向近40个亚、非、拉国家提供了价值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援助,共培训500余名专业扫雷技术人员。今年,中国在华为阿富汗、柬埔寨举办扫雷培训班,共为其培训50名扫雷作业人员,并向老挝提供价值约300万元人民币的地雷受害者物资援助。

  主席先生,

  近几年,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中方认为,该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法律等多方面因素,十分复杂。中方积极评价今年5月举行的关于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问题的非正式专家会议,欢迎会议主席法国西蒙米歇尔大使提交的报告。中方支持在公约框架下继续相关讨论,深入研究探讨相关定义、范围、法律适用等问题,逐步加深理解,凝聚共识。希望这一讨论遵循公约的宗旨和目标,充分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关切,确保各方平等、普遍参与。

  主席先生,

  中方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努力,不断增强公约权威性和生命力,共同推动公约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解决常规武器滥用引发的人道主义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主席先生。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