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交部 > 组织机构 > 军控司 > 发言与文件

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孙晓波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一次审议大会第三次筹委会上关于核裁军的发言

2025-05-07 10:24

主席先生: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地缘冲突延宕不绝,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上升。作为二战后国际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柱和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权威正遭遇严峻挑战,国际核裁军进程面临冲击。

美国拥有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核武库之一,执迷于追求绝对安全优势,计划投入1.7万亿美元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逃避自身核裁军责任。美国坚持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为别国量身定制核威慑战略,通过“核共享”“延伸威慑”安排打造“核联盟”,成为在境外部署核武器最多的国家。美国还计划发展部署“金穹”反导系统,针对其他核武器国家抵近部署陆基中导、全球反导系统等战略攻防力量。

美国上述做法严重损害其他核武器国家正当权益,增加不必要的核对抗与核冲突风险,严重破坏全球和地区战略稳定,严重恶化国际核裁军环境。这些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进程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国家享受美国的“核保护伞”,支持强化“核共享”安排,试图将地区安全架构建立在核扩散之上,事实上成为破坏国际核裁军进程的帮凶。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私利,炒作所谓的“中国核威胁”,甚至漠视无核武器国家免于核威胁的正当诉求,歪曲、贬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这种“双重标准”做法不仅解决不了自身安全困境,反而会极大损害其在国际军控治理上的声誉。

主席先生,

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实现无核武器世界,是全球各国的共同夙愿。面对当前严峻挑战,核裁军何去何从,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中方愿分享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个别核武器国家应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放下独享安全、绝对安全的执念,停止将本国安全凌驾于别国安全之上,停止以“核联盟”挑起阵营对抗、制造国际分裂。

第二,要坚持“两超率先”的核裁军共识。只有遵循“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不受减损”原则,才能实现真正可持续的核裁军。拥有全球90%核武器的两个国家,应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当务之急是恢复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达成后续安排,进一步大幅、实质削减各自核武库,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创造条件。

第三,在既往共识的基础上,推动减少战略风险。2022年初,五核国领导人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重申“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理念。采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是实现核裁军目标的一个实际行动。中方再次呼吁,核武器国家支持谈判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或就此发表政治声明,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对彼此首先使用核武器。中方倡议能够解决美国和欧盟所谓政策“可信度”的疑虑。如果美国和欧盟减少核风险的愿望是真诚的,就应立即积极回应中方倡议。国际社会应支持裁谈会早日谈判一项向无核武器国家提供消极安全保证的法律文书。

第四,要正确看待核裁军中间措施。一些国家推动将减少核风险、核透明等作为核裁军中间措施,这些措施可以讨论,但不能成为本轮审议进程的核心,更不能削弱甚至替代核裁军目标。中方支持在自愿、无损国家安全基础上,充分考虑各国安全环境、核力量规模、核战略等差异,推进减少核风险、核透明讨论。

第五,要切实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和集体安全政策中的作用。享受核保护伞的无核武器国家应履行自身核裁军义务,降低核武器在安全政策中的作用,不要成为核裁军的障碍。中方密切关注有关国家讨论建立新的“核共享”安排甚至“自主拥核”的动向,提醒他们严格履行核不扩散义务。国际社会应共同反对有关国家在亚太或其他任何地区复制“核共享”安排。

主席先生,

中国奉行自卫防御核战略,坚定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中国始终将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无意与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今后也不会参与。中国支持《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尽早生效,始终恪守“暂停试”承诺,支持条约监测与核查机制建设。中国支持裁谈会在全面平衡工作计划基础上,根据“香农报告”授权,开展所有关键各方均参与的“禁产条约”谈判。

面对地缘政治危机、大国互信不足的情况,中国积极履行五核国机制协调员责任,推动五核国保持对话交流,举行核政策专家会,增进对彼此核政策的理解,有助于避免误解误判、促进大国战略稳定。中方将继续以务实态度积极推进五国对话合作。

谢谢主席先生。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