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先生,
在本周的一般性辩论中,个别国家继续歪曲抹黑中国的核政策和国防力量现代化建设,中国代表团对此坚决反对。
关于所谓中国以不透明方式快速扩充核武库、拒绝参与核军控对话的无端指责,中国代表团在上周一般性辩论和答辩发言中已做出回应,在此不再重复。
1964年10月16日,也就是61年前的今天,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同日,中国政府即发表声明,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政府并郑重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作为第一步,应当达成协议,即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很快可能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承担义务,保证不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区使用核武器,彼此也不使用核武器。
61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和自卫防御核战略,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始终恪守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始终将自身核力量规模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限度。中国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参加核军备竞赛。中国拥有核武器的目的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确保国家安全,而不是为了打赢核战争。这与其他核武器国家的核政策有着本质的不同。
主席先生,
个别参与北约核共享或延伸威慑安排的国家无视国际核裁军共识,炒作所谓“三个拥有最大核武库国家”的虚假叙事。中方坚决反对这种罔顾事实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中国的核力量与两个拥有世界90%以上核武器的最大核武器国家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要求中国参加三边核裁军谈判不公平、不合理、不可行。中方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核裁军努力,但不会同意也绝不接受任何胁迫。
关于“核共享”问题,中方始终认为,北约国家通过提供运载工具、接受核任务训练,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实际拥有核武器的控制权,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有关规定和精神。长期以来,包括不结盟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北约“核共享”安排的质疑和反对。中方敦促有关国家正视国际社会的正当关切。
关于陆基中导问题,中方重申,中国的导弹能力完全是防御性的,且全部部署在本国境内,无意威胁任何国家。个别国家在亚太地区向盟友扩散导弹并进行前沿部署,严重冲击现有国际军控与防扩散体系,损害地区和平与安全,破坏全球战略稳定。中方敦促有关国家停止挑衅行为,停止在亚太地区前沿部署陆基中导,停止扩散具备运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能力的导弹及其技术。
谢谢主席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