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交动态 > 驻外报道

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铭记历史 珍视和平 携手开辟更加美好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来源:(驻俄罗斯大使馆) 2025-03-14 16:14

2025年3月12日,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铭记历史 珍视和平 携手开辟更加美好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文如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法西斯主义阴霾笼罩全球,人类文明面临空前浩劫。中国、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的人民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和反军国主义统一战线,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世界和平和人类尊严,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自由战胜奴役的伟大胜利!

浴血奋战,共筑胜利历史丰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的岁月里,中俄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世界和平正义的钢铁长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中国以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牵制和消耗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壮烈诗篇。俄罗斯是二战欧洲主战场。俄罗斯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经过1418天的浴血奋战,以牺牲2700万人的惨重代价,赢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展现了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作出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

并肩作战,铸就伟大战斗友谊。在卫国战争最艰难的时刻,中华民族许多热血儿女毅然投身抗击法西斯的英勇行列。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转战千里,直至攻克柏林。在莫斯科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后代自告奋勇挖战壕、生产军服和食品、照料伤病员。还有许多来自中国的无名英雄都为卫国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俄罗斯人民也给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宝贵的政治和道义支持。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飞行队,其中200多人血洒长空,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后期,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为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援。中国人民将永远缅怀那些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而英勇捐躯的俄罗斯军民。

面向未来,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中俄两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胸怀人类远大前途命运,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积极参与构建战后国际秩序,同美国、英国等战时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员共同发布《联合国国家宣言》等多份重要国际文件,开创性作出成立联合国等多项战后国际秩序安排,为人类团结和国际社会进步翻开新篇章。两国参与主持制定的《联合国宪章》凝结人类文明与智慧光辉,开宗明义地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作为联合国的宗旨,明确各国主权平等、内政不容干涉等基本准则,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中俄作为世界主要大国,共同肩负着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责任。无论国际形势如何演变,中俄友好的根基牢不可破,大国的国际道义责无旁贷。双方将以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为国际关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史为鉴,大力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共同的二战史观是中俄双边关系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均曾应邀出席对方国家举办的二战胜利日纪念活动,两国互派方队参加彼此举办的庆祝二战胜利阅兵活动,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共同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凸显两国元首及中俄双方共同弘扬践行正确二战史观的坚定决心。但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和政客为攫取地缘政治私利,否定中俄两国历史贡献,妄图篡改二战历史,挑战战后国际秩序。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今年中俄双方将隆重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继续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携手捍卫历史真相,坚决反对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

以情互济,接续传承中俄伟大友谊。多年来,中俄两国及两国人民始终重视赓续鲜血凝结的传统友谊。在华境内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以及在俄境内的中国人民参加二战纪念雕塑等纪念设施,得到两国政府精心保护。两国民间通过拍摄专题纪录片、撰写回忆录、挖掘完善史料档案、组织二战老兵交流座谈、互相开展烈士遗属慰问活动等多种方式致敬缅怀先烈。双方将秉持“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理念,促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互鉴,办好中俄文化年框架下“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音乐会”等一系列人文活动,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中俄友谊薪火相传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民意基础。

以义共担,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战后建立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二战胜利成果的集中体现,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始终主张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治理处在历史十字路口。国际社会对如何发挥联合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地区热点充满期待。联合国的作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联合国的地位必须维护、不能取代。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人类历史新起点上,中俄将继续深化战略协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等二战胜利成果,坚持普遍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