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0月7日起,尼日利亚《先锋报》《国民报》等当地主流媒体,《金钱报告》《尼基》等网络杂志及《西非统一商报》《西非华声报》《西非华文报》等华文媒体陆续刊登驻拉各斯总领事严宇清署名文章《以中国方案书写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华章——写在全球妇女峰会再启幕之际》。全文如下: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成为全球性别平等事业的里程碑。站在3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将于十月在北京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
值此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中方发布《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亮眼成绩,更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中国理念、中国实践、中国成就,为全球贡献了“中国之治”的生动样本。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政府对妇女事业的重视支持达到空前高度,始终把国家发展进程同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历程紧密融合。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根植于扎实的政策与法治基础。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写入中国共产党施政纲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都强调“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每年专题研究妇女工作,为妇女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颁布首部包括婚姻家庭编在内的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刑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国家层面和31个省区市都建立起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各级妇联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服务活动覆盖妇女群众超4亿人次。
新时代,“半边天”的作用在各领域得到突破性体现。政治参与方面,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党的二十大代表当中女性分别以26.5%、22.4%、27%的占比创历史新高。高质量发展方面,妇女占就业人员比重保持在43%左右,在科技工作者当中占比45.8%。数字贸易、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就业者中妇女约占三分之一,数字经济性别红利不断释放。载人航天、国产大飞机、生物医药、远洋探潜、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也都展现出女性的卓越贡献。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女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精品力作层出不穷,3997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妇女占25%。
新时代,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妇女事业全球治理。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和治理倡议转化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具体行动。我们与联合国共同举办全球妇女峰会、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在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合作框架下打造赋能妇女平台,引领推动多边和区域妇女发展议程。我们拓展妇女合作的“朋友圈”,与全球140多个国家的妇女组织、机构保持友好交往,在20余个国家实施超4000万美元的妇女领域项目,菌草技术帮助106个国家妇女就业。面对全球性挑战,我们先后派出1200多名女官兵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向身处冲突、灾害的妇女儿童提供人道援助,彰显大国担当。
作为首任中国驻拉各斯女总领事,我亲眼见证中国妇女事业的全面发展,亲身感知中尼妇女交流互鉴、民心相通。今年以来,由我们总领馆发起的“同心筑力·摆脱饥饿”慈善公益活动将一批批生活物资送入低收入妇女儿童家中,“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在总领馆支持并参与的“小世界”慈善活动中,尼日利亚华侨华人妇女联合总会和多国妇女团体轮番登台,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异彩。广大在尼华侨华人妇女同胞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回馈当地社会。占比过半的孔子学院女汉语教师播撒中华文化的种子,推动双方人文交流不断深化。数名尼日利亚女性赴华参加妇女能力建设研修班,教育赋能助力女性人生出彩,这正是《北京宣言》愿景的生动实践。
随着全球南方崛起,女性潜能的释放将成为建设更加平等、包容和繁荣的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发布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明确纳入了支持女性对话、开展非洲妇女能力建设、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等多方面倡议,为深化中尼中非妇女事业合作指明了方向,刻画出中国将推进全球妇女事业的承诺转化为务实行动的生动缩影。
从倡议到实践,联结中国智慧与全球行动的妇女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即将召开的全球妇女峰会为其提供了新的契机。让我们汇聚智慧、凝聚合力,共同应对数字时代新挑战,共同探索妇女赋权新路径,共同谱写妇女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