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哥伦比亚主流财经媒体《共和国报》刊登驻哥伦比亚大使朱京阳署名文章《为了更加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国宣布不寻求WTO新“特殊和差别待遇”》,解读中方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全球治理格局的战略选择与深远影响。中文全文如下:
9月23日,李强总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庄严宣布,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的谈判中,将不再寻求新的特殊与差别待遇。在当前国际贸易秩序深受“关税战”“保护主义”冲击的背景下,中方这一决定再次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捍卫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体系的坚定立场和大国担当。
此次调整是中国超越自身利益、主动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自主选择,并不意味着中国改变自身发展中国家地位与身份。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
“特殊与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初衷在于为发展中成员融入多边贸易体系提供适度政策空间,包括更灵活的实施过渡期和差别化义务安排。这是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理应享有的制度性权利。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逐步形成相当经济与贸易规模的基础上,主动选择承担与自身国力相匹配的责任,在保留既有已生效条款的前提下,未来在新谈判中不再要求额外过渡期、豁免或更低义务。中国践行权责平衡原则,发挥作为主要经济体的建设性作用,不囿于一国私利,致力于为全球南方争取更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拆除“特殊待遇”隔阂,架设“合作共赢”之桥。
当前,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世贸组织谈判功能受阻,上诉机构停摆,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个别国家接连发起贸易战、关税战,严重扰乱国际经贸秩序,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
在此关键时期,中国从促进全球经贸合作大局出发,以务实行动为世贸组织改革和国际经贸规则调整注入新动力,提振国际社会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发展中成员占世贸组织成员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发展议题始终是各方普遍关切的核心利益所在。中方表率作用有望推动各方聚焦发展核心议题,增强国际贸易体系的普惠性与包容性,助力弥合南北发展鸿沟,为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关键力量。
中国的选择不仅限于贸易领域,更是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整体思路的体现。在今年九月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系统阐述以“主权平等、国际法治、多边主义、以人为本、行动导向”为核心理念的治理路径。中方此次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政策调整,正是落实该倡议中“调整和完善现有全球治理体系”主张的具体实践,为破解全球治理困境提供了可行“中国方案”,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新的理念与制度选项。
未来,中国还将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发展合作、扩大市场开放等方式,持续支持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升发展能力,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加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开放包容的国际经济环境,也必将以负责任大国之姿,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世界各国人民,携手迈向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全球现代化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