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日,傅莹大使接受英国广播公司广播5台(BBC Radio 5 Live)格森·琼斯(Gethin Jones)栏目直播采访,两名英国评论员在座。主要内容如下:
琼斯: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女士今天来到演播室做客。欢迎,阁下。
傅莹:大家早上好。
琼斯:在你看来,北京奥运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傅莹:首先感谢你的邀请,格森。衡量奥运是否成功,奖牌当然很重要,人们会很关注,但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当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正像胡锦涛主席所说,中国人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把奥运会办好。如果奥运会顺利进行,场馆和设施不出大的问题,赛事运转良好,中国人民就会很高兴了,奥运会就是成功的。
琼斯:我知道你非常喜爱运动,你是否认为奥运会主要还是关于体育,以及如何顺利办好比赛?
傅莹:是的,办好体育赛事是最重要的。
琼斯:我们刚才还在谈论国际媒体在中国上网受到限制的问题,至少本周前几天还有一些限制,为什么中国老百姓上网要受限呢?
傅莹:上网的问题已经得到处理,以后有什么情况和问题,中方仍愿意讨论和解决。但我不同意你们关于中国网络的许多成见。你可能知道,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我们有2亿5千3百万网民,是英国人口的4倍,还有6千万博客。哪怕只有1%的网民在网上,信息流量已经是巨大了。如此多的人使用网络说明了网络的巨大吸引力,中国网民的网络体验不会那么糟糕。
评论员:我理解很多博客为逃避关键词自动屏蔽系统而不得不用比喻或隐晦的词句表达他们的观点,这样还能称之为真正的博客吗?
傅莹:他们是不是真正的博客得问他们才算数。对很多博客来说开博是件很愉快的事,博客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许多博客的访问量和评论量惊人,人们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评论员:我也是博客,主要撰写关于英国政治的文章。为什么中国政府将我的博客拒之于“防火墙”之外,不让普通中国人看我的博客呢?
傅莹:你说的具体情况我不了解,你在中国试过登录自己的博客吗?以前有英国媒体抱怨说网站在中国被封,经过了解发现并非如此。
琼斯:国际奥委会将奥运举办权授予北京时遭到很多人批评,但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考虑之一是,在世界的关注之下,举办奥运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人权状况的改善,你认为达到这样的效果了吗?
评论员:这个问题外人很难置评。一个普遍的判断是,中国为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诸多努力,但也有西藏等颇具争议性的问题。我认为,授权中国举办奥运是完全理所应当的,但人们普遍的期待是中方在实现网络自由等方面能取得进展。目前2万多名来华采访的外国记者已经可以自由上网,但大部分中国公民上网仍受限制。我觉得,中国确实有进步,但还不够。
琼斯:大使阁下,再回到人权和网络自由的问题,你是否对外国媒体奥运报道的负面倾向感到惊讶?
傅莹:也不尽然。外国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和尖酸刻薄的评论确实让很多中国人感到不解,但经历了几个月的风浪,中国民众已经见多不怪了吧,他们意识到西方媒体可能一贯如此。中国对问题和挑战并不陌生,最近英媒体列举了中国面临的种种挑战,但这尚不及中国领导人与人民所谈问题的一半,中国国内讨论的问题要多得多。中国人民对国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这并非举办一次奥运就能全解决的。
北京奥运会是一个欢庆的时刻,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如此盛大的世界性体育赛事,这也是欢庆中国成就的时刻。中国历经坎坷,遭受过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并饱受内战和政治动荡的困扰。如今,中国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摆脱了饥饿,这是值得庆祝的,人民为此而欢欣鼓舞。
琼斯:当然,奥运会主要是体育盛会,我们都充满期待。你预计中国运动员会拿多少枚金牌?会不会超过美国?
傅莹:现在还不好说。中国在雅典取得了32枚金牌,较之悉尼奥运会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此次是在主场参赛,观众的期待自然会更高。运动员也因此面临很大压力。人们希望中国此次金牌数不低于30枚。
我刚刚在一家中国网站看到 “中美金牌大比拼”的竞猜活动,认为有希望超过美国的人数占51%。
琼斯:谜底会揭晓的。以往奥运会上出现过运动员表达抗议的情况,比如1968年两名美国黑人运动员在领奖台上的抗议行动。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当局会采取什么措施?
傅莹:国际奥林匹克宪章对此有明确规定,运动员应该说遵守宪章的。
主持:我们之前提到过,你是个体育迷。你会去看比赛吗?现场感受一下?
傅莹:希望有机会去。奥运的第一块金牌将在射击项目上产生,中国有一些选手有望夺冠。接下来就是举重,中国也有一些选手很有希望,比如说女子48公斤级。
琼斯:你喜欢看举重比赛吗?
傅莹:我酷爱各种运动,很喜欢看比赛。看到运动员们奋力拼搏,表现出最佳水平,令人振奋。
琼斯:中国运动员压力大吗?
傅莹:压力很大,尤其是对跨栏选手刘翔来说。中国的田径比较弱,刘翔承载着中国的希望。他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金牌,举国为之惊喜,这次人们对他寄予厚望。但是来自古巴年轻选手的挑战也是非常有力的。我认为不应该给中国运动员太大的压力,他们应该好好享受,主场比赛百年难遇,能参与本身就已经让人无比激动了。
琼斯:我几周前去了中国,参观了水立方,奥运场馆太棒了。奥运会结束后,这些场馆怎么办?
傅莹:很多场馆将由企业运营。一两年前北京就开始探讨奥运后场馆使用的问题,这些场馆大多要成为公共体育场所。
琼斯:在办奥运方面伦敦能从中国学到什么?
评论员: 我们可以从中国学到很多场馆建设方面的经验。除了互联网问题外,对中国举办奥运的另一个主要感受是运动场馆令人叹为观止。四年前雅典奥运会前夕,很多场馆还没建成。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国学到很多。
我们应更积极地看待北京奥运会。中国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开放了很多,北京奥运会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开放。今天中国大使能来到BBC演播室接受采访本身就足以说明中国确实开放了。
琼斯:大使阁下,让你自带茶水,实在不够礼貌。走之前,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茶。
傅莹:这是枸杞茶,我最喜欢的药茶。我们刚刚举办了中医药周,带来了不少好的中药。
琼斯:也许这正是运动员们在北京会需要的。感谢你接受采访。
傅莹:谢谢你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