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9日,日内瓦)
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再次参加日内瓦外空安全会议。多年来,日内瓦安全会议作为外空安全问题的重要论坛,为各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提供了有益的交流平台。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就外空安全领域的传统议题和新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人类和平利用外空60年有余,空间技术发展的红利已经惠及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外空安全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同步上升。确保外空安全、深化务实合作,谋求互利共赢,既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也是各国担负的共同责任。
首先,确保外空的和平性质,是全球共享外空探索与开发红利的基本保障。
早在上世纪中叶,就有人认识到外空的军事价值,提出“谁控制了外空,谁就能控制整个地球”。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不断进步,外空武器化的风险也不断增加。
无限放大外空的军事安全价值,甚至谋求在外空部署武器,无益于增进自身和世界的安全。各国的外空资产安全遭遇威胁,和平利用外空活动面临障碍,安全互信受到削弱,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难以为继。
要防止外空武器化,国际社会必须防范于未然。联合国大会30多年来连续以压倒性多数通过“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决议”,要求谈判外空军控条约。各国应顺应这一时代要求。
2008年,中国与俄罗斯在裁谈会多年讨论基础上,提出了“外空条约”草案(PPWT)。为适应外空安全领域新形势,反映一些合理建议,并努力照顾各方关切,中俄正积极筹备在裁谈会提出新一稿案文。这一草案是开放的,我们愿通过谈判、正式或非正式讨论等形式,进一步吸纳各方的合理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案文。中方希望裁谈会能早日以该草案为基础启动实质性谈判。
第二,营造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外空发展环境,是各国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去年,联合国外空“透明与建立信任措施”(TCBM)政府专家组协商一致达成了全面、平衡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包括加强空间政策交流、空间活动信息交换、紧急情况通报、航天设施互访等许多切实可行的透明与建立信任措施。我们期待各国在自愿基础上,积极落实报告中的建议。
各国正在联合国外空委框架下,致力于解决外空长期可持续利用问题。空间碎片问题是人类探索外空60年积累形成的历史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共同行动。相互指责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开展相关国际合作。
欧盟正推动达成“国际外空行为准则”,中方建设性参与了讨论进程。我们认为,准则进程应有国际社会明确授权,确保国际社会普遍参与,不应预设时限和成果形式。
第三,务实推动互利共赢外空国际合作,是各国发展的重要依托。
外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外空发展成果理应由全人类共享。当前,各国空间开发能力参差不齐,发展中国家在享用外空技术进步的成果时存在障碍。主要空间大国有责任在此方面做出更多贡献,包括提供空间公共产品。
仅凭一国之力探索与利用外空有其局限性,各国应加大国际合作力度与广度。有关国家应停止采取单边技术封锁、干预第三国之间外空合作的做法。
中国积极致力于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去年,“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北斗二号”导航系统日臻成熟和完善。中国开展上述活动,既是自身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也是对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贡献。
中国期待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空间活动,提升空间能力。中国已与30个国家签署了80项双边航天合作协议,为十余个国家发射了卫星,并努力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应用。中国还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框架下,积极开展区域空间合作。
各位同事,
我们愿与各方携手努力,为缔造一个和平的外空,实现外空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