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金秋时节,2014东北亚和平与发展滨海会议在天津召开。我谨代表王毅外长和中国外交部向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东北亚和平与发展会议已走过三个春秋,天津市及滨海新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和在座各位专家学者为论坛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精力,我对此表示敬意。借此机会,我向专程前来的国内外嘉宾致以亲切问候,也向关心和推动东北亚和平发展的广大新闻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东北亚各国地缘相近、经济互补、人缘相亲,地区发展面临空前机遇。东北亚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顺时应势,共创发展机遇,共同应对挑战。
当前,东北亚进入新一轮发展变革期。域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向好,纷纷着眼未来,开拓进取。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韩国着眼“国民幸福时代”,向“第二汉江奇迹”宏愿迈进。日本启动国家发展战略,力推全球和地区自贸体系,培育新兴战略产业。蒙古加快矿业兴国战略,启动“草原之路”计划。朝鲜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新措施。俄罗斯远东开发迈出积极步伐。求合作、谋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共识和各国人民共同心愿。
另一方面,本地区也受到不少问题和挑战的困扰。如何化解历史积怨、冷战残余、岛屿争端?怎样应对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挑战?如何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长期和平稳定?能否建立切实可行的东北亚和平与安全机制?此外,世界经济复苏仍显脆弱,东北亚国家经济既面临外部风险,也存在内部结构性问题,还受到一些国家关系不睦的影响,值得重视。历史告诉我们,要实现东北亚地区和平繁荣,必须着眼大局,紧扣和平大局、发展主题和合作理念,“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也是缔造东北亚美好未来的必然选择。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是东北亚国家大家庭的一员,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睦邻友好政策,践行亲、诚、惠、容理念,为东北亚稳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周边国家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年8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蒙古期间,提出“互尊互信、聚同化异、合作共赢”的邻国相处之道。中国愿与地区国家一道,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互不干涉内政,照顾彼此重大关切,深化地区各领域合作,共同为亚洲繁荣稳定构筑坚实依托。
中国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支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地区热点问题,主张早日重启六方会谈,主动发挥建设性作用,致力于同东北亚国家着眼大局,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大局。
中国积极践行共同发展、合作发展,与东北亚国家互帮互助,优势互补,积极参与中韩、中日韩等双多边自贸区建设和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环黄渤海经济区、环日本海经济区等次区域合作,将自身发展寓于东北亚整体发展之中,为东北亚地区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东北亚合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东北亚地区的发展前景,各方应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维护和平稳定的战略安全环境。各方应以对话协商方式凝聚共识,以互谅互让的精神处理分歧,以面向未来的眼光解决现实问题。通过深入开展政治安全对话与合作,使地区国家成为相互信任、平等合作的伙伴。
二是构筑互信协作的政治环境。要密切高层交往,加强战略互信,从战略高度把握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不断增信释疑,深化政治互信。推进地区国家各领域各地方交流合作,巩固东北亚合作的政治与社会基础。
三是夯实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环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东北亚各国应同舟共济,加强政策协调,利用好比较优势,不断发掘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进一步提高东北亚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迈上新台阶。
四是营造友爱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充分发挥东北亚地区文化相近、感情相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传媒、青少年等领域交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民间交往,加强民意基础,促进东北亚各国人民相互理解、真诚相待。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东北亚物华天宝,专家学者富有远见。推进东北亚和平与合作需要各国、各界深入探讨,尤其需要专家学者贡献智慧,建言献策。真诚欢迎各国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启发,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思路和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