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棉兰总领事张敏在印尼媒体发表离任署名文章《再见了,苏门答腊岛》

来源:(驻棉兰总领事馆) 2025-07-11 16:12

2025年7月10日至11日,驻棉兰总领事张敏在领区主流印尼文媒体《分析日报》(Harian Analisa)、《警惕日报》(Harian Waspada)、《棉兰论坛报》(Tribun Medan)、《巨港雷达报》(Radar Palembang)及华文媒体《环球日报》、《讯报》、《巨港兴报》发表题为《再见了,苏门答腊岛》的离任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2022年3月30日,我偕夫人刘宇清抵达棉兰履新,一踏上领区苏门答腊岛的土地就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欢迎,当时的欢迎场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转眼已到了即将离别之时。我很荣幸在中印尼关系进入共建命运共同体新阶段出任第五任中国驻棉兰总领事,三年多来,我和同事们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就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构建具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中印尼命运共同体达成的重要共识,与苏门答腊岛各界朋友一道,共同推动领区对华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

苏门答腊岛系印尼重点发展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地处马六甲海峡战略要道和中印尼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地区,是“两国双园”等重大合作项目涵盖的重要地区。打造继雅万高铁后的共建“一带一路”新旗舰项目,苏门答腊岛不仅不会缺席,而且大有可为。

三年多来,我走遍了苏门答腊岛10省,广泛接触各地政府、政党、议会、华社、宗教、工商、媒体、学校等各界人士,以及中资企业员工、中国志愿者老师和留学生、各国驻棉兰领团代表等,切身感受到了苏门答腊岛人民的热情友好、民族宗教文化的多元包容、矿产资源的丰裕富饶、自然风光的秀美壮丽,亲耳倾听到了领区各界希进一步加强中印尼友好关系的热切期盼。

三年多来,我和同事们努力推动领区对华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取得新进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间友好和地方合作是中印尼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和重要基础,两国关系的根基在人民、活力在地方、未来在青年。

我们上庙堂、走江湖、下基层,与领区各界广交深交朋友,不断拓宽朋友圈。拜访省市县各级政府,深入工业园、种植园、创新园区,积极寻找领区和中国的利益契合点,进一步拓展双方互利合作;发表署名文章、接受媒体采访、开通海外媒体照片墙公众账号,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印尼合作共赢故事;与华社座谈交流,鼓励广大华人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关心和支持祖籍国发展和统一大业,为打造中印尼命运共同体贡献华人力量;组织领区伊斯兰教代表团访问中国新疆等地、联合穆斯林团体和警察部门向生活困难民众捐赠物资,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传递彼此“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认真落实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各项政策,领区各界赴华人员不断增加。

我们积极推进结好工作,持续做大做强领区地方合作。协助广东省与北苏门答腊省、成都市与棉兰市,以庆祝结好20周年为契机,规划双方下一个20年进一步加强友好交流合作方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们推动广东省派武术教练员来棉兰指导交流,助力北苏门答腊省运动员在印尼全运会取得佳绩;今年我们协助山东省与楠榜省签署卫星合作协议,两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福建省与廖内群岛省、山东省与楠榜省、云南省与西苏门答腊省、福建省南安市与北苏门答腊省民礼市签署结好意向书,协助云南省晋宁区与北苏门答腊省加罗县签署推进结好备忘录。有关结好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促进领区地方合作提质升级。

我们努力推动领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取得新成效。实地考察“两国双园”印尼方主体园廖内群岛省民丹工业园及南山宾坦工业园区暨卡朗巴塘经济特区,推动有关企业入驻园区;赴中印尼药用植物保护研究创新基地,助推华为、华大基因等参与开展有关培训项目,邀请中央电视广播电台赴基地采访并全面报道领区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情况。推动举办领区中资企业首次校园招聘会,帮助解决企业招工难、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得到企业和高校一致欢迎。

我们走进大中学校园,与领区青年加强互动交流。通过发表演讲、开展座谈交流、举办古琴和茶艺讲座、向有关高校捐赠中文教材和书籍、向部分华校捐赠奖学金和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校方积极开展汉语教育、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勉励青年学子学好中文,以汉语为桥梁,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努力做中印尼教育交流、文化互鉴的使者和两国友好事业的接班人。推动北苏门答腊穆罕默迪亚大学图书馆设立苏门答腊岛第一个汉语图书角。与中国驻印尼使馆一起,共同推动领区高校与中方院校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巴东国立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合办孔院申请已获批,普瑞玛大学和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已递交合办孔院申请,期待苏门答腊岛不久将实现孔院“零的突破”。

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领区对华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人文交流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来苏门答腊岛投资兴业,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慕名来多巴湖等景点观光旅游,越来越多的中国美食爱好者前来品尝具有独特风味的棉兰野生榴莲和巴东菜,越来越多的印尼青年赴华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领区对华交流合作可谓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今年是中印尼建交75周年。75年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不断前行。我们愿与领区各界一道,共同拓展和深化领区各领域对华互利合作,为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两国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作出新贡献。推动中印尼世代友好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它就像接力赛,需要一棒接着一棒跑。有时付出未必能立竿见影看到回报,但终会有收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然有我。我们相信,有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有两国人民的热情支持和精诚合作,持续蓬勃发展的中印尼关系就像奔驰在雅万高铁上的列车一样,行稳致远,将更多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我深知,我能够顺利履职,离不开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印尼友好事业的领区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谨向你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三年多时间如白驹过隙,虽然短暂,但收获颇多。临别之际,心中满是不舍,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一首印尼班顿恰好表达了我此刻的心情:田畴若有清泉井,愿与君子共濯尘;光阴若许重相见,千里依然见襟期。

再见了,苏门答腊岛!期待重逢时遇见一个更好的你!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