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比利时最大英文报纸《布鲁塞尔时报》刊登对驻比利时大使费胜潮的采访。费大使介绍了中比关系、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和中国对“产能过剩”“产业补贴”等的原则立场。全文如下:
一、中国如何看待比利时?在贵国,有哪些常见的比利时品牌、传统和习俗,或者其他象征会让您联想到比利时?
中国人认为比利时是地处“欧洲心脏”的一个美丽且独特的国家。其自由开放贸易、璀璨多元文化和发达工业科技知名度颇高。事实上,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化工产业、生物医药、清洁能源、钻石加工等都是比利时的响亮名片。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提到比利时,我和多数中国体育迷首先想到的是“欧洲红魔”比利时国家队和著名球星德布劳内,深受中国球迷喜爱。曾排名世界第一的比利时乒乓球运动员塞弗亦在中国广受欢迎。对中国“驴友”而言,布鲁塞尔原子塔、大广场和撒尿小童,布鲁日、迪南等知名城市都是他们争相打卡的地标,一些城市地标的外国游客中五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吃货”对比利时巧克力、啤酒、薯条和海虹赞不绝口。中国数以百万的美术粉、音乐粉们则对超现实大师玛格丽特、精彩绝伦的《丁丁历险记》、蓝精灵连环画、韵律优美的萨克斯情有独钟。随着中比人文交流深入推进,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将进一步亲身走近了解、体验发现比利时的独特魅力。
二、过去十年间,中比两国的贸易关系如何?这一关系是否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未来有哪些可能性?
中国和比利时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中国是比利时在欧盟外第三大贸易伙伴,比利时则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七大贸易伙伴。建交之初,中比贸易额约2000万美元,到2014年中比建立全方位友好伙伴关系,这一数据增长为270亿美元,2024年则达到392亿美元,增长至建交初期的近2000倍。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是中比务实合作的鲜明特征。比利时是最早积极欢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赴华投资兴业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著名比利时和跨国企业索尔维、贝卡尔特、巴可和早前的杨森制药等助力中国发展,也获得丰厚回报。沃尔沃根特工厂、中远泽布吕赫码头、列日菜鸟网络智能物流中心则拓展中比合作共赢纽带,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并提升了比利时在制造业和物流领域的竞争力。中比在农食农业、医药、绿色发展以及“海陆空铁”全方位物流运输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尽管国际贸易严重承压,中比两国经贸关系和广泛领域合作展现了强大韧性,正不断结出新硕果。
坦率地讲,两国经贸合作也面临一些困难挑战。有媒体炒作“产能过剩”“产业补贴”等涉华经贸话题。相关论调将一方困难片面归结为另一方经济政策,掩盖中比、中欧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和双方合作的全貌。不同于一些地方一些人的看法,许多中欧人士仍坚信自由公平贸易的重要价值。贸易对企业和家庭来说都是福,不是祸。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和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口规模高达3.2万亿美元。当前中国正在进一步深化全面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论其他各方“开门”还是“关门”,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将为比利时商品提供开放且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为比方企业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专业能力提供良好合作平台,为比方科技提供最佳应用场景。尽管全球经济阴云密布,中比经济贸易合作前景依然光明。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和比利时始终坚定不移地在世贸组织框架内推进开放、自由和公平贸易,并在国际关系中倡导多边主义。对于中国和比利时而言,我们都懂经商之道,我们都力促工商业发展,我们都秉持“开门”经商的理念。
三、外交努力在促进两国关系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外交努力特别是高层交往,在促进中比两国关系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1971年10月25日是中国和比利时的建交日。而在中比建交的10年前,85岁高龄的伊丽莎白王太后于1961年克服重重阻碍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与太后亲切会面,太后还应邀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并与中国各界广泛接触,成为中比关系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为两国最终建交奠定重要基础。太后回比后表示,中国之行是她经历的一次最美好的旅行。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比进行国事访问,中比建立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次年,菲利普国王回访中国,这是他登基后的首次国事访问。两次访问把中比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为中比关系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
中比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国际形势起伏变幻,全方位友好合作始终是中比关系的主基调,双方分歧摩擦始终能够得到较好处理管控。两国不断探索一条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历史文化国家的友好相处、合作共赢之道。这得益于两国领导人的关心、引领为中比关系领航定向,得益于双方求同存异,在和而不同中相互尊重、和谐共存,得益于双方互利共赢,在开放合作中成就彼此、照亮世界。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双方应用好中比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加强合作,增进互信,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四、您能否介绍一些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活动或庆典?您是否还有其他关于两国关系的趣事可以分享?中国使馆如何看待其在比利时首都的存在?
我愿分享两个故事。第一个是中比动物保护合作的故事。大熊猫是人类共同的朋友,也是中比民间友好的使者。两国人民的大熊猫情缘始于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比国事访问前夕。当年2月,大熊猫“星徽”和“好好”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在比期间“好好”分别产下了“天宝”“宝弟”和“宝妹”,赢得了无数比利时和全球民众喜爱,拉近了两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并为全球大熊猫保护合作作出重要贡献。三只熊猫“神兽”根据双方协议已于去年12月返回中国,它们的父母仍在比利时,两国民众通过熊猫结下的深厚情谊仍将继续。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物种,象征着和平、智慧和活力。今年5月,3只金丝猴长途跋涉来到比利时,传递中国美丽自然与优秀文化,开启了另一段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佳话。
第二个是比利时骑行者骑行去中国的故事。今年4月,我在五十周年纪念公园为比利时骑行者克劳德·布鲁尔发起的“骑向上海”骑行活动出发助阵,他计划骑行太阳能助力自行车,横跨欧亚大陆12000公里于8月底抵沪,现已进入中国甘肃省,正沿着连接不同人民和文化的古代丝绸之路骑行。此次骑行不仅跨越国界、空间,更跨越时间、文明,是骑行架桥之旅,为中比人文交流注入新的动力。如今中国对比实行30天免签入境,每周有17趟直航航班往返中比之间,欢迎更多比利时朋友亲身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体验中国的大美山川和烟火人情,体验一个有别于西方媒体语境的别样中国。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的职责简单明了:就是努力深化中比关系和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维护在比中资机构和中国公民正当权益。我们愿为大家全面、客观、真实了解中国和中比关系多开窗、开大门,为深化中比合作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多架桥、多破壁。在当前动荡变革的国际形势下,这是我们能做且应当做的最佳选择,以使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成为一个更加美好、和平与繁荣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