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孟宇宏在西班牙《三角报》发表署名文章《荆楚的跃动:湖北——从编钟古乐到产业新篇》,全文如下:
2025年4月17日,在中国湖北省出土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套举世闻名的考古出土文物,以文献的形式,成为受全球保护和利用的世界文化遗产。它是经由科学发掘而发现的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打击乐器,也是战国早期一位诸侯——曾侯乙享用的礼器。编钟上的铭文,大意为音位及名称。它证实了中国编钟“一钟双音”的声学创造和“十二律”体系,刷新了人们对先秦音乐的认知,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人类珍贵的音乐记忆。
这部公元前5世纪的有声乐律经典是中国智慧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全人类共同的音乐记忆,为世界提供多元文明互鉴的范例。您想亲自去看看这可敲、可听、可读的有声音典籍和有文字说明的音响档案吗?您想聆听这2000多年前的历史声音吗?欢迎您到访中国湖北,感知古代文明与现代活力的交汇!
湖北省,简称“鄂”,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因此得名“湖北”。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17℃。其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矿产资源丰富,磷矿、岩盐、石膏、水泥用石灰岩等储量可观。湖北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经济发展迅速。
湖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脉绵长,底蕴深厚。神农架的原始秘境、武当山的道教圣境、恩施大峡谷的鬼斧神工、长江三峡的壮美画卷令世人惊叹;黄鹤楼的诗词意境、古琴台的知音佳话、编钟的金声玉振、汉绣的绚丽多彩更显人文璀璨。在这片18.5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江奔腾不息,楚天辽阔无垠。6100万荆楚儿女正以奋斗之姿,书写着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开放融通的时代华章。
经济发展成绩单亮眼夺目,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2024年,湖北省GDP总量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接近西班牙的一半)大关,同比增长5.8%,增速位居全国第三,在经济大省和中部地区保持领先;2025年上半年,GDP达2.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
开放能级持续跃升,合作平台协同发力。2024年,湖北省货物进出口值超7000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402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4%。自贸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开放口岸等平台联动发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擦亮“投资中国优选湖北”品牌,吸引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扎根落户。2025年上半年吸引外资8.09亿美元,规模保持中部第一,欧洲在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80%。
产业集群蓄势勃发,实体经济根基坚实。湖北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3大产业已突破万亿大关,千亿级产业多达19个。在荆门高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内塔吊林立,锂电池行业头部企业亿纬锂能超级工厂项目持续扩产,带动40家上下游企业落地,形成年产值近千亿元的闭环产业链。
科教引擎强劲轰鸣,创新活力加速涌流。湖北省拥有13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215万;有中国两院院士82位、研发人员41.5万、技能人才约1100万,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领跑全球。在武汉光谷,梦芯科技研发出国内首颗40纳米量产北斗芯片,精度达厘米级,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等领域。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可形成地球磁场200万倍的强磁场,吸引全球130多个科研院所开展2000多项前沿研究。
交通网络通江达海,辐射能力不断增强。高铁4小时可达全国80%重要城市。中欧班列从省会武汉辐射欧亚40国119个城市,连续两年开行超1000列。江海联运链接全球117个港口,万吨巨轮直达武汉。亚洲最大专业货运机场花湖机场已开通104条货运航线,其中国际航线45条,2025年上半年国际货邮吞吐量达24.9万吨,同比增长26.1%,国际货运网络加速成型。
从长江之畔的科创高地到荆楚大地的产业新城,从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到千年传承的人文底蕴,湖北正在中部崛起的壮阔征程中,谱写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篇。
中国湖北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