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美国大使谢锋在中美大豆产业合作伙伴早餐会上的演讲——在挑战中育新机,于合作中开新局

来源:(驻美国大使馆) 2025-08-23 02:16

尊敬的傅燕娜女士,苏健先生,哈夫迈斯特先生,曹德荣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荣幸受邀参加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与中国农业行业代表团交流活动。农业是中美起步最早、最富实效、最具潜力的合作领域之一,始终是中美关系的重要支柱之一。首先,我谨向长期致力于中美农业交流合作的朋友们致敬!期待两国农业界坦诚交流、增进共识,为后续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从营养可口的大豆制品,到品质优良的动物饲料,再到绿色环保的生物燃料,小小的大豆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大大的作用。从美国的广袤农田,到太平洋上的远洋货轮,再到中国千家万户的餐桌,跨越太平洋的大豆之旅串联起中美紧密交织的产供链,联结起两国人民的真挚情谊。

一颗大豆,映照中美两国重农固本的共同抉择。中国自古就讲“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重农思想源远流长,农耕文明博大精深。经过艰苦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不仅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之问,还释放出对优质农产品的巨大消费潜力。中国正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1天内近48亿美元实物商品在网上交易买卖,约168亿美元货物与他国进行进出口贸易。中美同为全球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共同支撑起全球粮食生产的近四成、消费的近1/4。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领域具比较优势,美国则以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为主,双方各领风骚,完全可以优势互补。

一颗大豆,折射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属性。40年前,习近平主席首访艾奥瓦州就考察农业和畜牧业,当时播下的友谊与合作种子,早已硕果累累。中美作为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和最大出口国,是天然的农业合作伙伴。多年来,中国稳居美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出口的大豆一半销往中国。2001年到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前,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年均增长15%。2023年美对华农产品出口达291亿美元,占比近1/5,平均每个美国农民对华出口近9000美元。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与河南省合作成立“中美大豆产品应用价值链创新中心”,中粮、嘉吉、ADM等中美农企分别在对方国家设立加工厂、研发中心和物流基地。中美农业交流合作不仅丰富了中美两国消费者的“菜篮子”,更鼓起了美国农民的“钱袋子”,为中美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不少“金点子”,走出了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新路子”,这样利中美、惠全球的合作多多益善。

一颗大豆,印证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金科玉律。中国人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毋庸讳言,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使中美农业合作阴云笼罩。今年上半年,美对华农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53%,其中大豆下降51%。农民朋友们继“春耕之困”之后,眼看又要面临“秋收之难”。美国农民与中国农民一样勤劳淳朴,风雨无阻辛勤劳作,就盼着庄稼有个好收成、卖个好价钱、过上好日子。农业不应被政治化绑架,农民不应为贸易战埋单。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农业用地占比不足0.03%,“威胁美粮食安全”从何说起?禁限中国公民、企业购买农地纯属以国家安全为名、行政治操弄之实,是挂羊头卖狗肉,是以一己之私绑架中美农业合作。在中美元首战略引领下,双方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会谈并达成联合声明。中方愿与美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发挥好中美经贸会谈机制作用,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共享发展红利,重回共赢正轨。

各位朋友,

风不调雨不顺,好农夫更要勤耕耘。作为桥梁与纽带,两国产业协会和企业肩负特殊使命,应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期待更多朋友加入进来,做为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辛勤耕耘的“农夫”。既要为中美农业合作“除虫”,对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大声说不,为促进农业贸易扫除关税障碍、破除各类壁垒、营造良好环境,也要积极“育种”,在贸易、产业、企业、科研等多个层面紧密互动,争取在恢复农业领域对话合作机制、深化产业链融合发展、推进企业间互利合作、发挥省州间联动优势、搭建创新科研平台、强化教育交流合作等方面多点开花。从精准农业到生物技术,从节水灌溉到智慧农场,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应当多行开拓之举、多扬共赢之帆,让中美农业合作枝繁叶茂、健康成长。

最后,祝本次交流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朋友收获多多、幸福满满!

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