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孟宇宏在西班牙《略夫雷加特报》发表署名文章《从“中国清凉”到绿色共筑,中欧携手度夏》,全文如下:
2025年的夏天来得比往年热一些!确切地说,极端高温天气正席卷欧洲大陆。根据媒体报道,西班牙南部气温一度飙升至46摄氏度,加泰罗尼亚部分地区最高温度达到45.3摄氏度。在巴塞罗那,图书馆、学校等公共场所对市民开放,成为避暑场所。持续高温下,欧洲“不靠空调过夏”的传统观念正在悄然改变,而来自中国的制冷产品,正成为当地民众应对酷暑的重要选择。
欧洲国家空调普及率依旧远低于其他地区主要经济体,高电价、租房比例高、环保理念深入、安装和运行费用昂贵等是主要原因。许多历史建筑禁止墙体钻孔安装外机,专业安装费用高达数百甚至上千欧元。针对这一痛点,有的中国品牌推出移动分体式空调,产品虽分室内机和室外机,但用户可自行安装,大幅降低使用门槛。有的中国品牌凭借绿色科技创新深耕市场,推出符合欧洲最高能效标准A+++等级的分体空调,采用环保冷媒的移动空调和热泵产品,配备离子净化技术,在降尘除菌的同时提升空气质量,在欧洲市场受到关注。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企业安排专线生产,并通过海运和中欧班列将产品高效率发往欧洲。
除空调外,更多中国制造的降温产品走进欧洲家庭。有欧洲国家的水电工人穿着中国品牌降温制服,通过制冷面料和通风装置,能让内部温度比外界低15摄氏度,适配高温施工现场;中国企业制造的半导体冰敷手持电扇月销达20万台,集节能高速电机、半导体制冷和充电宝功能于一体;还有中国制造的高速风扇、挂脖风扇等,也因品类齐全、设计创新受到青睐。
中欧绿色伙伴关系也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多努力。7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赴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强调,中欧要共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与时俱进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双方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认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是中欧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是中欧合作鲜明底色,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为双方步调一致开展绿色发展与气候行动指明了方向。
从便携安装的移动空调,到高能效的环保技术,再到各类小家电的功能创新,中国企业结合欧洲建筑特点、气候需求和环保标准持续投入,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力解决当地用户真实痛点,以创新做足“冷”功夫,以本地化服务闯出“热”市场。当中国智造的清凉微风拂过欧洲街头,当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在合作沃土中生根发芽,这场跨越大洲的清凉行动,正在书写中欧携手共建可持续未来的新篇章。这个夏天,我们可以“清凉”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