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邀请巴基斯坦主流媒体来馆交流,其间就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全球治理倡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分别回答巴基斯坦通讯社、萨驰(SUCH)电视台、艾瑞(ARY)电视台记者提问。问答文字整理稿如下:
巴通社中国新闻中心主任亚瓦尔: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成功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夏巴兹总理应邀出席。请问大使阁下,您认为这次峰会的特点和亮点是什么,巴中应如何加强在上合组织内的合作?
姜再冬大使:感谢您对天津峰会取得成功的祝贺。这是中国第五次举办上合组织峰会,将去年7月中方接任主席国以来的上合组织“中国年”推向最高潮,成为一届团结、友好、成果丰硕的盛会,可谓特点鲜明、亮点纷呈。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老友新朋齐聚海河之畔,包括夏巴兹总理在内的2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老挝成为对话伙伴,上合组织“大家庭”成员增至27个。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近20场双多边活动,同与会领导人畅叙友谊、共谋发展,凝聚各方共识、激发合作动能,推动上合组织迈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二是合作成果覆盖诸多方面,制定10年发展战略,捍卫二战胜利成果,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落地“四个安全中心”,决定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设立6个务实合作平台,制定6项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三是中国再次作出突出贡献,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计划在有需要的成员国实施1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今年年内向成员国提供20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未来3年对银行联合体成员行新增发放100亿元人民币贷款,未来5年提供1万个人力资源研修培训名额等等,这一系列务实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致力于促进全球发展、文明交流、人类进步的责任担当。
中巴同为上合组织重要成员,始终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保持密切协调配合。在中方主办天津峰会之际,扎尔达里总统发表署名文章,高度评价“上合组织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衷心祝愿此次峰会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取得圆满成功。夏巴兹总理全程参会,称赞上合组织是最能体现巴方对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坚定承诺的平台;强调中国成功担任上合组织主席国,体现了习近平主席睿智而富有远见的领导力;表示巴基斯坦将始终与中国并肩前行,共同追求和平、进步与繁荣。我们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并将同巴方加快落实天津峰会成果,用实际行动弘扬“上海精神”、汇聚“上合力量”,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南方发展壮大、地区国家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萨驰电视台记者赛义德: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时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在巴引发热烈反响,各大媒体和智库纷纷进行解读,认为这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想请问大使阁下,您认为巴中接下来应如何践行全球治理倡议,推动世界秩序更加公正合理?
姜再冬大使:感谢您及巴方各界对全球治理倡议的热情关注和高度评价。正如您所说,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充分展现了习近平主席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博大天下情怀和强烈使命担当。众所周知,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让国际社会痛定思痛,联合国应运而生,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80年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全球性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为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国际治理架构急需改革”,反映出各国的普遍共识和热切期盼。
在这一重要历史关头,习近平主席胸怀人类前途命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那就是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构成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理念,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其中,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要全面充分完整地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多边主义是基本路径,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切实发挥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要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行动导向是重要原则,要坚持系统谋划推进,统筹协调全球行动。
我想强调的是,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高瞻远瞩的科学理念引领,也需要各国久久为功的扎实行动。中巴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都始终站在国际公平正义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巴方在支持中方重大倡议理念方面也始终走在前面,夏巴兹总理第一时间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对世界和平发展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是迈向更强大多边主义的历史性一步,有助于全球治理体系更好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和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巴方全力支持并将积极落实。我们对此高度赞赏并期待同巴方一道,继续推动包括全球治理倡议在内的四大全球倡议走深走实,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艾瑞电视台记者拉贾: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包括夏巴兹总理在内的多国领导人出席。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巴方各界人士对中国大国重器深感惊叹,也充分认识到中国才是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的压舱石。请问大使阁下,您认为中方举办上述活动想要对外释放什么信息?
姜再冬大使:您的提问让我想起了9月3日的隆重热烈场面。同夏巴兹总理一样,我也有幸亲眼目睹了中国军队昂首受阅、“新装备”“新力量”集中亮相、8万羽和平鸽展翅飞翔,深刻感受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强大能力,特别是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主席强调,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我认为,这就是中国作出的庄严宣示和释放的明确信息。
当前,我们正在认真学习领会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作为铁杆朋友,愿同大家分享初步认识。我们始终认为,历史必须永远铭记。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了这一刻,中国人民以伤亡超过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真心尊敬。为了这一刻,中国人民历经14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彻底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为了这一刻,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正如夏巴兹总理郑重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拯救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我们铭记这段历史,就是要让自己牢记,对待侵略者就得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就是要向世人表明,中国人民不惹事、不怕事,中华民族吓不倒、压不垮,任何国家任何势力都不要妄想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
当然,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而和平需要各国共同守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血的教训告诉人们,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日本一些势力仍然试图美化侵略、篡改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始终阴魂不散。个别大国仍在大搞霸权主义、动辄对别国施压制裁,挥舞关税大棒、肆意收割全世界,成为国际局势动荡的乱源、世界和平发展的障碍。80年前,面对穷凶极恶的法西斯势力,全世界人民不畏强暴、团结战斗,最终迎来伟大胜利。80年后的今天,一切要公道不要霸道的力量要再次紧紧团结在一起,坚决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为人类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我们将继续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中巴都曾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都期盼世界和平、祈愿人民幸福。我们愿同巴方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携手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崇高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