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骏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发表署名文章《全球治理倡议:时代之问与中国方案》,全文如下: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倡导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五大理念”,呼吁各国一道,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得到包括米尔济约耶夫总统在内的与会各国领导人的欢迎和支持,在国际社会也引起广泛响应和认同。
全球治理倡议回答“时代之问”。80年前,中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同各国一道创立了联合国,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80年后,尽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主流,但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严重冲击多边主义为基石的国际秩序,削弱联合国等多边机制治理效能,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全球治理倡议应运而生,契合时代潮流发展要求,反映各国人民普遍意愿,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正确选择,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破解治理赤字的必由之路,有助于增强全球治理体系执行力与有效性,使其更多体现和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诉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多边合作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
全球治理倡议提出“中国方案”。全球治理倡议提出五大核心理念,完整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实现路径。其中: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要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多边主义是基本路径,全球治理关系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要靠协调合作,而不是单边霸凌。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全球治理目的是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共同建设一个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的世界。行动导向是重要原则,要立足当前和长远,解决好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关心的实际问题。为此,倡议建议优先考虑再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气候变化、贸易、外空等治理紧迫性突出、治理赤字较大的领域加大沟通合作,积极凝聚共识、锁定成果,争取早期收获,同时主张大国要作出表率,发达国家要切实履行责任、兑现承诺。
全球治理倡议彰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全球治理倡议是中方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全球发展倡议聚焦推动国际发展合作,全球安全倡议着眼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治理倡议锚定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路径。四大倡议各有侧重,并行不悖,从不同角度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稳定性,进一步书写多边主义新篇章,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内涵,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需要强调的是,全球治理倡议的五大核心理念,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不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推倒重来,也不是在现行国际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致力于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和有效性,使之更符合变化的形势,更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作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中乌两国一贯保持高度政治互信和密切国际协作。米尔济约耶夫总统第一时间表示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并强调这一倡议的提出的正当其时。对此,中方予以高度赞赏。
我们愿同乌方一道,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秉持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全球治理倡议框架下,同各方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凝聚广泛共识,采取一致行动,不断丰富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方法路径,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