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驻斯洛伐克大使蔡革在斯《特别报道+》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凝聚全球治理共识,开辟合作共赢新局》,全文如下:
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为重振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担当。
锚定现有短板,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方案。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区动荡频发,经济发展受阻,逆全球化抬头,规则法治缺位,治理赤字不断加剧。现存国际机制的问题主要表现于三大短板。一是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权威性遭遇侵蚀,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遵守,个别大国为一己之私“退群毁约”,阻挠安理会决议通过,破坏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二是有效性亟待提升。联合国运行效率、应急反应能力和工作透明度有待提高,多边机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情况长期存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进展落后,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等治理严重缺位。三是全球南方代表性不足。联合国及其机构改革进程严重滞后,新兴市场国家和南方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未能充分体现。全球治理倡议直面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现象,为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指引前进方向。
内容丰富完善,为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倡议的核心理念包括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少数国家垄断全球治理的不平等状况不应持续。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国际法和国际规则是共同的准绳,应由各国共同制定、共同维护、共同执行,没有也不应有例外。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全球治理关系各国切身利益,要依靠协调合作,而非单边霸凌。以人为本是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要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更好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更好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坚持行动导向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全球治理关键在行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解决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五大理念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逻辑严密、系统完整,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全新价值指引。
坚持守正创新,为全球治理体系彰显中国担当。中国始终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核心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是要在坚持求同存异和践行多边主义基础上,与时俱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不断改革完善,绝不是为了推翻现有国际体系,也不是为了“另起炉灶”。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我们将始终秉持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精神,同包括斯洛伐克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凝聚共识,完善全球治理改革路径。全球治理倡议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来,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四大全球倡议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作为。
全球治理倡议顺应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符合当今世界的紧迫需求,一经提出就得到包括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的欢迎和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全球治理倡议表示欢迎。菲佐总理赴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期间明确表示,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的基本原则,愿同中方密切沟通协作,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努力。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坚定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一边,与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共进,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方愿在四大全球倡议的引领下,同斯赓续传统友谊,背靠背应对全球挑战,共同擘画全球治理蓝图,把中斯关系打造成中欧关系的战略支点和亮眼名片,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力量,为全人类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