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
尊敬的东盟秘书长高金洪,
尊敬的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马来西亚常驻东盟代表萨拉,
尊敬的各位使节,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出席今晚的招待会,与我们一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76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76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瞩目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成功开辟并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带动各国共同发展,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当前,中国正处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一是治国理政更加完善,“中国之治”树立新范式。中国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辟了以治党引领治国新境界。我们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汇聚民智推动发展,着力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广泛激发活力凝聚共识,确保国家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中国之治”不仅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保证,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治国理政贡献中国智慧。
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再续“中国奇迹”。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中国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位,今年上半年实现5.3%的增速。中国保持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约30%。中国将创新置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凭借科技赋能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产业向“新”“智”“绿”加速转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等新兴领域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8%。“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
三是社会民生不断改善,人民充分享受“中国幸福”。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8亿多人成功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在巩固这一成果的同时,中国正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7亿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中国在《世界幸福报告》中的排名持续上升,中国民众在安全感、社会稳定性和资源保障方面的满意度日益提高。
四是坚持和平外交政策,胸怀天下展现“中国担当”。元首外交发挥引领作用,从亚洲到欧亚,从中国-中亚峰会到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汇聚起世界团结合作的新动能。中国刚刚成功主办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还将于10月中旬举行全球妇女峰会。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全人类发展和安全的议题上从未缺席,以国内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在联合国维和、解决地区热点冲突、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中发挥着积极建设性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视东盟为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命运与共的好朋友、携手发展的好伙伴,始终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2025年,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增效,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深化。双方高层交流频繁,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东盟三国并在多个场合同东盟国家领导人会见,有力引领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方向。尽管面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冲击,我们继续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前8个月贸易额达6867.8亿美元,同比增长8.6%。我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兴领域深入合作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有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我们连续两年举办人文交流年,不断掀起各领域交往交流新高潮。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地区和平局面,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有力维护海上稳定,共同将南海打造为和平、合作、友好的共同家园。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和不断加剧的治理赤字,习近平主席呼应各国愿望,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倡导主权平等、国际法治、多边主义、以人为本、行动导向等核心理念,这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中方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包括东盟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完善全球治理,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即将到来。在这象征团圆与包容的美好日子里,我们更加感受到中国与东盟国家命运与共、携手前行的重要性。让我们继续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继续支持东盟团结和中心地位,持续推进“五大家园”建设,携手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让我们共同举杯,
祝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更加繁荣富强,
祝愿中国东盟关系和东亚合作行稳致远,
祝愿各位来宾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