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保加利亚大使董晓军在保《大地报》发表署名文章
来源:    2021-02-26 20:04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1年2月25日,驻保加利亚大使董晓军在保《大地报》发表题为《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共同开拓广阔前景》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2月5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同欧洲企业家举行视频对话会,与来自近30家欧洲知名企业负责人共同交流中欧合作前景。在疫情后时代,中欧经贸合作有哪些机遇?中国将以何种姿态发展与欧洲的经贸关系?中欧在战胜疫情、绿色发展上如何拓展合作?对话会议就此进行了深入有效交流,展示了双方携手共进的信心。

  2020年对全球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对中欧经贸关系同样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给世界人民生命健康以及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是中欧双边贸易逆势稳步增长,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圆满完成,中欧经贸关系朝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面对新冠疫情,中国政府保持定力并果断采取了有效的宏观政策,以合理代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彰显了中国经济在逆势中的定力。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帮助企业纾困、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稳住了市场主体,从而稳住了经济。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实际增长2.3%。中国经济的复苏,为中欧经贸合作提供了动力。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0年1-11月,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为5328亿欧元,同比增长2.7%。欧盟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外贸份额13.9%。根据中方数据,2004至2019年,欧盟连续16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双方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补融合局面,双方经贸合作基础牢、领域广、潜力大、前景可观。

  中国秉持对外开放的决心,不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2020年底,在经历了7年艰苦谈判后,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这是一项高水平的、互利共赢的投资协定,为中欧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和更光明的合作前景,必将有力推动中欧双向投资高质量发展。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2021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将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的新发展格局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我们相信,这也必将为欧盟以及世界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创造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国新发展理念为中欧经贸合作开辟了新领域。近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而世界也在孕育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欧盟提出了绿色倡议,致力于发展数字经济。中方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也表现出积极姿态。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郑重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面对仍在蔓延的全球疫情,中欧医药企业已经开展疫苗生产合作,稳定全球疫苗产业链供给链,共同增进全人类健康福祉。中方还将继续与欧方加强在疫苗研发领域的合作,为全球尽早摆脱新冠病毒困扰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对话会上指出的那样,中欧双方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带来机遇,我们希望并愿意与欧洲和全球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保加利亚作为中国的好朋友,我们十分看重中保传统友谊浇灌下的合作之花,中保合作大有潜力,希望双方利用好“17+1合作”峰会召开的契机以及中欧投资协定、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提供的机会,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