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保加利亚大使董晓军在保《24小时报》发表署名文章
来源:    2021-05-11 15:32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1年5月11日,驻保加利亚大使董晓军在保《24小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数说中国减贫的实践路径》,介绍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经验和做法,全文如下: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拥有14亿人口、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曾经的贫困规模之大、贫困分布之广、贫困程度之深世所罕见,贫困治理难度超乎想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国的实践表明,贫困并非不可战胜。中国愿与正在遭受贫困困扰的国家分享中国减贫的经验和做法。

  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把“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承诺并做到“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始终坚持“两个立足”:立足发展、立足实际。

  ——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既对减贫形成了强大的带动效应,也为大规模扶贫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立足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科学研判制约减贫和发展的瓶颈因素,找准突破口,因时因势因地制宜,不断调整创新减贫的策略方略和政策工具,提高贫困治理效能。

  构建“三方联动”体系:党和政府拉动、贫困群众自己行动、社会合力推动

  ——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责任书,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党委政府正职保持稳定。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军队定点帮扶贫困县或贫困村。加强基层扶贫队伍建设。

  ——充分尊重、积极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贫困群众既有脱贫想法,又有致富办法。加强培训,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激励贫困群众依靠劳动创造幸福。

  ——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献智献力。各行业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多种形式扶贫。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开展扶贫公益活动,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氛围。

  创新性建立“四种机制(制度)”: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制度、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制度、贫困退出机制、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制度。推动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省市县各层面结对帮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

  ——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制度。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实的干部驻村扶贫,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先。从2013年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

  ——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和程序,既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被脱贫”,也防止达到标准不愿退出等“该退不退”。制定脱贫摘帽规划和年度减贫计划,确保规范合理有序退出。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

  统筹推进五种扶贫方式(“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重要补充,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生态就业,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又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收入;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把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加大重点人群救助力度,用社会保障兜住失去劳动能力人口的基本生活。

  聚焦六个领域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六个精准”):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组织基层干部进村入户,摸清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情况,精准识别扶持对象。对识别出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村因户因人、因贫困原因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精准安排项目、精准使用资金。根据村情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多措并举,精准实现脱贫成效。

  通过系列有效措施,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个角落,不仅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不仅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根本改变,基层治理能力也显著提升。

  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的路径。当前中国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中国愿继续做国际减贫事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贡献者,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与各国携手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