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罗世雄在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全文如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凤凰涅槃的伟大转折,是东方雄狮觉醒奋起的历史丰碑。中国战场牵制并阻断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历史学者在研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基于“西方中心论”思维,片面强调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的重要地位以及英国、美国等国作用,轻视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突出贡献,忽视中国军民付出的巨大牺牲。法国学者亨利·米歇尔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竟然说中国军队“几乎没有参加过什么战斗”。事实是,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日本侵略者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10年时间里,只有中国在同日本军国主义全力作战。
中国牵制和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到1945年抗战结束,日本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最多时占其编制总额的90%有余。1941年底,日本总兵力扩大到240余万人(陆军210余万人),130万人都压在中国战场上。
中国摧毁日军有生力量数目最大。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结束,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共128万余人。
中国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一半国土被践踏,930余座城市被日军侵略占领,占全国总数的47%以上,其中被侵占的大城市占全国80%以上。全国直接承受战祸灾害的人口超过2.6亿,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日军的入侵也直接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破坏了超过3800家工厂。战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美元以上,间接损失5000多亿美元。
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不仅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也有力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我们遏止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亚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我们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减轻了英国、美国等在太平洋战场面临的军事压力。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曾说过:“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十世纪中叶人类历史从世界战争走向战后和平与发展的转折点。可以说,中国有力地支援了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为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世界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