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北京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中俄两国元首再度举行重要会晤,向世界展现了中俄坚持永久睦邻友好,深化全面战略协作的坚定决心,以及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携手捍卫公平正义的大国担当。
英勇奋战,共筑丰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的岁月里,中国和苏联分别作为亚洲与欧洲的主战场,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外敌入侵、捍卫世界和平正义的钢铁长城。中华儿女历经14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以超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民族牺牲牵制和消耗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俄罗斯人民及其他兄弟民族历经1418个日夜的浴血抗争,以牺牲2700万人的惨痛代价,彻底粉碎了纳粹侵略者的野心,深刻扭转了欧洲乃至世界战局。中俄两国人民不屈不挠,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世界和平和人类尊严,为取得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自由战胜奴役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守望相助,共筑友谊。在残酷的战争岁月,中俄人民双向奔赴,戮力同心。在苏联卫国战争最艰难的时刻,中国送去了大量急需的战略物资,毛泽东主席长子毛岸英、中国飞行员唐铎等中华儿女毅然投身苏德战场,与苏联军民共同抗击法西斯。苏联亦给予中国人民宝贵支持,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飞行队,其中200多人血洒长空,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苏联红军在攻占柏林后挥师中国东北,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覆灭。中国战场牵制住日军主力,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力打击德国法西斯,避免两线作战。两国还在大漠戈壁中携手开辟国际交通线,成为彼此输血的“生命线”。两国人民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命运与共的真正意涵。
继往开来,共筑和平。80年过去,两国人民鲜血灌注的友谊成为两国实现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共创和平、繁荣、稳定未来的深厚根基与不竭动力。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引领下,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在发展振兴的大路上携手同行,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更广维度,具有更强韧性。普京总统赴华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举行会谈,小范围茶叙并宴请。双方签署能源、航天、人工智能、农业、检验检疫、卫生、科研、教育、媒体等领域20余份双边合作文件,中方决定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这些成果将为进一步释放互利共赢合作潜力,助力各自发展振兴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中俄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胸怀人类远大前途命运,共同捍卫公平正义。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两国元首相互出席对方国家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庆典,充分彰显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担当,展示了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捍卫正确二战史观的坚定决心。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治理处在历史十字路口。中俄在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问题上志同道合,在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问题上旗帜鲜明。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得到普京总统积极支持。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人类历史新起点上,中俄将继续深化战略协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开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