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姜笑洋在领区主流媒体《太平洋之星报》发表署名文章《七十载峥嵘岁月,新时代再谱华章—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全文如下:
新疆古称“西域”,意为中国的西部疆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陆地边界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8个国家接壤。新疆也是风景壮丽秀美,自然生态丰富,能源资源富集,历史古老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富饶之地。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迈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迎来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治疆方略的英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新时代的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新疆拥有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能源优势产业持续巩固,油气生产当量连续4年居全国首位。新兴产业加速培育,截至去年底,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规模过亿的省区。低碳工厂、零碳工厂纷纷崛起,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粮棉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突破97%。铁路覆盖80%以上县级行政区;所有地州市和九成以上县(市、区)迈入“高速公路时代”;民航航线达595条,25条国际客运航线通达17个国家和地区;陆路口岸20个,位居全国第一,一半以上中欧班列从新疆出境。光缆线路长达178.4万公里,实现了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70年来,新疆经济总量屡破新关:1955年地区生产总值仅12.31亿元;2017年突破万亿元;2024年突破两万亿元。新疆正从“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跃升,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新疆加速度”。
新时代的新疆,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居民中包含中国全部56个民族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以“石榴籽”一词比喻新疆的民族团结,强调各民族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新疆达西村,居住着十几户维吾尔族和汉族村民,他们守望相助,紧密团结,组建起无私大爱之家。每到节假日经常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各家合作发展养殖业和旅游经济,将达西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和民族团结村。这样的民族团结故事遍布天山南北。党的十八大以来,19个援疆省份累计投入资金超2000亿元,在喀什、和田、哈密等地,援疆项目不仅助推经济发展,还促进了人员互动和情感交融。2016年10月以来,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各级干部与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交流,及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深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深入人心。
新时代的新疆,人民安居乐业,文化蓬勃发展。政府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养老、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群众关切,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截至目前,新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疆城乡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人均寿命提高至77岁。54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获系统性保护与传承,世界级瑰宝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惊艳世界,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整理出版鸿篇巨著并创新演绎。各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获充分尊重和法律保障,当地中小学使用7种语言教学,生动诠释了文化多样性在这片土地上的盎然生机。
新疆的发展成果令美国等国一些人的所谓新疆存在“种族灭绝”“强迫劳动”“人权问题”等谎言不攻自破,其实质是企图破坏新疆稳定、遏制中国发展。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当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等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共同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俄方一直理解和支持中国在涉疆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支持新疆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俄方的正义立场,不仅是对中国伙伴的坚定支持,更是对客观事实的捍卫和尊重,我们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和感谢。我们向包括俄罗斯朋友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发出诚挚邀请,新疆就在那里,并不遥远,欢迎您来新疆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其壮美风光、丰富文化和经济活力,见证其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相信您一定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