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在值班领事这个岗位上工作已两年多了。值班领事,顾名思义,就是总领馆每日在接待大厅坐堂值班的官员。总领馆6个接待窗口中只有1个是值班领事,其他是雇员。换句话说,每天来馆办事的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的各界人士,见到的总领馆官员也许就是值班领事。你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总领馆形象,在有的人眼中,可能还代表着政府形象。你的话有人记着,你的表情有人在意,你的要求有人执行,不求永远,瞬间、短期是肯定的。
值班领事也许是总领馆每日与外界打交道最多的人。所谓打交道,最短的,见面签字就几秒钟;较长的,与人商量事怎么办好,也不可能太长,因为时间很“宝贵”。在每个上午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里,面对众多焦急等候的人,你分配给一个人的时间不可能太多。你为侨民和各国人士服务不仅在点,还要在面,更在效率。两年下来,用“阅人无数”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且不算那些陪着孩子来的父母,陪着老人来的子女,陪着朋友来的朋友,事情办不了离去的人,仅从你每年在万余份申请表上留下的签字就可见一斑,无意中你可能是总领馆签字最多的人。
这个最,那个多,只是你自己的感觉,别人不一定觉得有什么。确实也没什么。每天见的人虽多,但都是过客,见你的目的很简单,事情办了就走人,也许没有第二次,因此交得上的朋友不多。见到的人形形色色,有气定神闲的,有行色匆匆的,有春光满面的,有愁眉不展的,有谈笑风生的,有支支吾吾……岗位很拴人,轻易不能走开,一坐几个小时起不了身,通常是馆里中午下班最晚;一门隔内外,独处一角,远离领导视线;整天陷在事务堆中,失去其他锻炼机会,影响以后发展等,不由产生些许厌倦情绪。
然而,这些杂念仅在闲暇时偶尔浮起。面对领导重托,侨民期待,你一坐上那个位子就没空想东想西了。侨民来一趟要赶路、要请假不容易。侨民事无小事,为侨服务责任重大,不容推诿。有了这些理解,你与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态度也越来越和蔼了,耐心、热心、爱心、关心和同情心油然而生。你不再对言语表达不清的人厌烦了,不再对没有任何准备的人敷衍了,因为你知道他们都是普通人,缺少相关知识。于是,你和申请人交流没有了障碍,更多像是朋友在聊天。他们初来时的惶恐不安被一句“你别急,慢慢说”打消了。他们愿把自己的苦与乐、喜与忧同你分享,你自然成了他们的知心人。不要说那些喜洋洋地要在国内开公司的,不要说那些乐滋滋地托人增加股份的,也不要说那些一下子拿出十多套房产出售或抵押贷款的,更不要说那些证件钱物失而复得后激动不已的,就说点让人心痛的。这不,女的带着孩子来到澳洲,男的却在国内有了新欢闹离婚,女的为了孩子想挽救婚姻回了趟国,却被男的打得鼻青脸肿,没办法了来馆办手续,在你面前却不愿抬头,未开口先流泪,你怎么办?一对老夫妇出国时好心将房子借给弟弟一家住,现在老夫妇想卖房,弟弟一家却赖着不搬,老夫妇岁数大了,回国不方便,电话沟通又解决不了问题,在你面前情绪激动,絮絮叨叨数落了弟弟一番,然后才问你这事怎么办,你怎么办?一位女士去年才没有了父亲,今年却查出自己患了两种癌,母亲在国内要处理父亲遗产,她要声明放弃继承权,来到你面前说着说着就哭了,告诉你她也不行了,你怎么办?……
你是他们的知心人,更是他们危难时刻所期待的救急人。这不,早上一开门就闯进来一位拉着衣箱的男士,蓬头垢面,说他昨晚上飞机时才发现护照丢了,求你帮他想想办法让他快点回去,他身上的钱物被偷了,没钱住店,昨晚就在机场呆了一晚,旅行社把机票改成今晚的航班了。“放心,我们会尽力的,请你先坐下休息”,一句话给了他定心丸,他脸上焦虑的情绪立即缓解。然后报告领导,一瓶水,一包面包,他手中捧的是祖国沉甸甸的宽慰。经过与国内相关部门的紧急联系与协调,中午下班前,一本深蓝色的旅行证放在了他的手中,约一米八的爷们竟一时无语,只是一个劲地握着你的手摇。一个女孩被蛇头弄到这里,留是留下来了,女孩却不幸得了重病,急需证件回国治疗。当女孩怯怯地来到你窗前,对你说:“叔叔,救救我吧,我要回家”,你闻言大吃一惊,弄清原委后,把女孩安慰一番,速将情况报告领导,履行了必要手续后,发给她旅行证,女孩感动得只会说谢谢。
每天在这个岗位上,处在普通民众中,倾听他们的诉求,感受到人间悲欢离合,小窗口,大世界,多少人物,多少故事,写是写不完的,许多人和事在办公室里听不到,在文件中看不着。当然,处在一线位置,和芸芸众生接触,免不了发生不愉快的事。有对公证认证是怎么回事不了解一上来就要你给他签字盖章的,有对国内外权限不清而固执国内要求不容你解释的,有称有急事不等叫号就挤到别人前面要求先办的,更有不知在哪儿受了委屈一上来就对你粗声恶气的,等等。这类事情虽然少,但如果一天碰上一两件,就足以让你费一番唇舌,或者郁闷一阵儿的。时间长了,接案多了,你也开始琢磨他们的诉求有没有道理,一些共性的东西能不能在政策层面解决。你不断查阅规章制度,思索其与现实做法的差异及利害关系,然后积极向各方面反映、请示。终于,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废除了,原来很难办的事容易了,争执渐渐少了。他们不一定了解这当中有你的一份努力,但看到他们事办成了或证件拿到了那种满足快乐的神情,你也欣慰。你对“政策惠侨是最大的惠侨”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就是这些普通人,在帮你学习,促你进步。你做了点份内事,他们对你感谢不尽,其实应该感谢的是祖国,是他们。众多感谢中,印象较深的是大年三十,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妇,对我说:“小伙子,谢谢你,你是好人,新年会交好运的!”,新年有耄耋长者的祝福是多么幸福的事。一本本证件,关系着海外中国公民太多切身利益;一次次接待,释放着国家大量政策信息。通过具体琐碎平凡的工作,让海外中国公民体会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拉近他们与祖籍国的感情。想到此,自己“证件工”的形象“高大”了,因而,只要这个岗位需要一天,就愿意为他们服务一天!“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纵使落入泥土化为泥,只求香如故。散记这些,为纪念,也为自励。
驻悉尼总领馆 王文清
二O一二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