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塞内加尔大使卢沙野接受法国电视2台记者Émilie Lançon电视采访
来源:    2009-05-26 07:54
[字体: ]      打印本页

  2009520,驻塞内加尔大使卢沙野就中塞、中非农业合作等问题接受了法国电视2France 2记者Émilie Lançon的电视采访。根据录音整理的访谈全文如下:

  记者:你们为什么决定启动Sangalgam合作项目?

  : 这是(中方)应塞政府要求启动的,塞政府原来在Sangalgam就有培训中心,也就是说有(中塞农业合作)的基础设施。

  记者:这种合作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是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记者:你们给塞内加尔人带来什么?塞内加尔人回报给你们的是什么?

  :您指的是在农业领域的合作?

  记者:实际上,我想问的是中塞各自从这种伙伴关系中获得什么利益?

  :您知道,农业合作是中塞双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塞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后,两国政府决定开展农业合作。为什么选择Sangalgam这个点呢?这是两国专家研究决定的。Sangalgam是一个蔬菜种植的培训中心,我们还在塞北部的波多尔选了一个水稻种植点。塞内加尔政府选择这两个点来启动两国农业合作。

  记者:塞内加尔人(从中塞合作中得到)的好处很容易理解,中国人带来的技术和经验能够帮助他们提高产量……

  :是的,通常中国人做的正是受益国最需要的。

  记者:伙伴关系意味着互利。中国人(从伙伴关系中)得到的回报是什么?

  :当前我们得到的是友谊。从物质角度讲,我们得到的可能很少。说实话,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恢复后,中国付出的比得到的回报多。但是,我们一直相信,这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记者:这种关系将来能给你们带来什么?

  :很多。这取决于塞内加尔需要什么,以及中国能提供什么。

  记者:对不起,我指的是从中国的角度看。塞内加尔人的利益很好理解,我感兴趣的是,中国能得到什么好处?您刚才说,中国现在付出的比得到的多。也许将来会不同?您认为,除友谊外,这种伙伴关系将来还能给你们带来什么?

  :不断加强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的外交政策。此外,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合作,对中国来说也是为了更多地承担国际义务。因为没有非洲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繁荣。中国现在做的和将来要做的,都是为了达到(帮助非洲发展)这个目标。如果你们一定要为中国在非洲的所作所为设定具体目标的话,那么在塞内加尔,可能更多的是从友好关系层面考虑;而在整个非洲,则是追求双赢。中国不仅有政治、外交以及发展民间友谊的目标,也有经济目标。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需要自然资源和市场。这很正常。我想,如果要问中国从非洲得到了什么,从经济方面,得到的就是这些。但是,中国在非存在不仅仅是出于经济目的。我们(同非洲)还在政治、外交、甚至维和等其他很多领域开展合作。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在非洲的所有维和行动,是联合国五常中向非洲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

  记者:回到农业方面,Sangalgam项目对你们来说,是不是为了先在非洲立足,因为你们知道将来需要非洲大陆。能这么说么?

  :不是将来,现在以及从前,我们都需要非洲大陆。中非关系并非始于今日。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就为非洲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提供帮助。现在,中国继续帮助非洲国家,但方式有所不同。因为非洲国家更需要的是经济发展,所以中国更多地在经济发展方面给他们援助。我们把Sangalgam作为两国农业合作的一个点,不是为了立足,因为中国早就在非洲站住脚了,我们不需要找这个或那个点来在非洲立足。我认为,(中国)在Sangalgam开展的合作非常简单,就是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和专业素质,增加塞内加尔的农业产量。我们没有其他特定目的。

  记者:开展Sangalgam项目是不是因为你们知道将来有一天中国可能没有足够的土地来养活所有中国人?

  :您想说中国到国外,尤其是非洲国家,开发土地么?首先,中国现在有能力实现粮食自给。其次,即使我们到国外开发土地,首要目的也是帮助受益国发展农业。长久以来,中国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尤其是提供培训,帮助当地农民种植,提高产量等技术合作。但这只是政府间合作,非常有限,并且说实话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我们想采取其他合作方式,将私营部门、私人企业和投资者引入非洲农业发展领域。在塞内加尔,尚没有中国投资者进行土地开发。我不知道在其它非洲国家是否有这样的合作方式,如果有的话,首要目的也是为了满足受益国的粮食需求,这之后如果粮食还有盈余的话,可以向中国出口。第三,中国不是第一个到世界上其它国家进行土地开发的国家。据我所知,海湾阿拉伯国家和日本、韩国比中国走得远得多。应该说,和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是落后的。

  记者:你们是不是也在考虑保证粮食生产,规避粮价波动?您刚才提到一系列国家存在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试图到国外发展农业。您是否承认你们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我刚才举一些国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可能这些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同非洲国家采取这种合作方式取得了成功。

  记者:对不起,我想知道的是,土地因素对中国及其将来的粮食安全是不是很重要?

  :我认为,目前来说还不是很重要。可以说,中国现有的土地足以养活所有中国人。我们已经成功地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保护耕地,设定了18亿亩这个红线。尽管城市化发展很快,但耕地面积不会减少。

 

  记者:到非洲是不是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补充方式,以防有朝一日中国出现困难,即使你们采取了预防措施?

  :中国人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我刚才说过,即使我们到国外开发土地,首要目的也是为了帮助这些国家发展农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如果农业产品有盈余的话,中国可以采购,这是第二位的。我想这是中国领导人的想法。(我们的)首要目的绝对不是剥削其它国家,这是可以肯定的。中国以前从来没有,现在也不会剥削其它国家。

  记者:听您讲话,我感觉您是在批评欧洲在非洲的所作所为,比如法国人在塞内加尔的所作所为,是这样么?您是不是认为法国人在殖民时期没能开发足够的土地,没能好好利用土地?

  :我不愿对其它国家的所作所为发表评论,但至少被殖民这么多年来,非洲国家没有解决粮食自给问题,这是事实。

  记者:可能我搞错了,我感觉你们在与非洲关系上想采用同西方模式不一样的方式。是不是这样?你们是不是因此采取一些举动?

  :当然,我们在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时希望采用不同的方式。至少,我们不能采用殖民者的方式,是吧。中国想用好的方式来促进同非洲国家的关系,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不想说我们的方式就是最好的,但我们试图做得更好。

  记者:比如说比法国人做得更好?

  :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记者:也就是说比在非洲的法国人做得更好?

  :如果法国人也算是其他人的话。

  记者:不管怎样,你们是不是认为塞内加尔人没有能力单独解决粮食问题?

  :您知道,中国发展农业靠的是自己。我们一直深信,任何一个国家都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国际社会的其它国家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是一种国际义务。富国应该帮助穷国,这与富人应该帮助穷人是一个道理。你们发达国家有一整套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对富人课以重税,用以帮助穷人。在国际社会中也是一样的,富国应该帮助穷国。而穷国则应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辛勤劳动谋求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外国援助。应该将两方面的努力相结合,推动非洲国家发展。

  记者:您是否认为南方国家间更加团结,将会带来新的国际秩序?

   :建立新的国际秩序非常困难,或许我们只能(对现有国际秩序)进行改革。我认为,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制定比较现实的目标。

  记者:您对一些塞内加尔人认为你们是新的殖民者怎么看?

  :我不知道塞内加尔人是不是有这种想法,但是我从媒体中,尤其是西方媒体中,听到不少类似论调。我不知道所谓“中国在非洲的存在是新殖民主义”这种论调最先从哪儿来的?我个人不这么看。因为中国现在在非洲的所作所为和西方殖民者数百年来在非洲的所作所为完全不同。我们完全按照国际准则和经济规则同非洲人做生意,不像殖民者那样使用暴力或者欺骗手段。怎么能把中国如今在非洲的存在说成是“殖民主义”,哪怕你们加上了“新”这样的前缀?我认为,中国和所谓的“殖民主义”完全沾不上边。既然这种论调存在,我就想问,这种论调是从哪里来的?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论调不是非洲人最先提出来的。也许非洲人现在也受了影响,也说这样的话,但他们绝对不是最早说这种话的人。

  记者:是指西方人么,因为他们不能忍受中国人到非洲?

  :我不知道,您比我更清楚。

  记者:也许吧。

  :您比我清楚。不管怎样,西方人没有很好地理解中国在非的存在,他们总是把中国在非洲的存在看作是对他们的威胁。但是,威胁在哪儿?现在发达国家在非洲的存在比中国强得多。比如在塞内加尔,法国人占的份额比中国人多得多。在这儿,以及其它法语非洲国家,排第一位的是法国。在说英语的非洲国家,则是英国人、美国人。中国在非洲不过刚刚起步,不用担心。

  记者:但法国在非洲已经失去了很多空间,当然不一定是因为中国。

  :这就是竞争,很正常。西方人是崇尚自由竞争的。30年前,也就是中国开放前,你们向中国兜售自由竞争精神,我们接受了,我们按照你们制定的规则和你们竞争。现在,中国在同西方国家的竞争中占了上风,西方国家就不高兴了,想修改规则,遏制中国的竞争。比如在纺织领域,1995年签的关于多种纤维协定,规定10年后取消相关配额。中国同意给你们10年时间,10年以后就没有配额了,可以完全自由竞争了。但到了2005年,欧洲国家反悔了,不同意取消配额,要对原先的规定进行修改。这您很清楚吧?

  记者:是的。您是不是觉得很不公平?

  :我不知道“不公平”这个词合不合适,但是中国不怕竞争,我们只是希望大家公平竞争。

  记者:谢谢,采访很有意思,您很坦率,很好。

  : 我希望通过你们的节目能使西方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