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非洲 > 塞内加尔 > 驻外报道

驻塞内加尔大使李志刚接受塞媒书面采访

来源:(驻塞内加尔大使馆) 2025-10-31 18:17

2025年11月2日,驻塞内加尔大使李志刚就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全球治理倡议、全球妇女峰会、联大第2758号决议、中塞合作等问题接受《太阳报》、《南方日报》等塞主流媒体书面采访。采访全文如下:

一、今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收官之年,刚刚闭幕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有哪些新举措新进展?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5.5%,制造业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持续改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尤其是过去一年来,在消费、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新动能助推下,中国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创新成果令世界瞩目,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算力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助力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实现5.3%稳定增长。

同时,中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关税总水平降至7.3%,已经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中国外贸总值的61%。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方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进一步彰显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担当作为。这些开创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也让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经济见顶论”不攻自破,再次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刚刚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了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展望“十五五”,中国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的更好发展将为世界提供更大的稳定性、确定性,为中塞、中非合作提质升级提供新机遇、开创新前景。

二、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赏和广泛共鸣。您能否介绍有关情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全球治理体系迎来深刻变革,科技革命、气候变化、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动荡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地球村”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是携手应对挑战,共创美好未来,还是“用双手阻拦海水”那样阻挡变革?面对这一时代课题,无论国家大小强弱,都应当义不容辞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习近平主席呼应联合国诉求和全球南方国家愿望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明确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五大核心理念,旨在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使之与时俱进,更有效解决好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习近平主席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四大全球倡议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实现路径,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远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天下大同的世界情怀。

三、近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讲话。作为本届峰会和1995年北京世妇会东道主,中国为促进妇女事业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此次全球妇女峰会的召开,正值北京世妇会召开30周年。在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讲话,回顾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年来全球妇女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剖析实现妇女全面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为推动全球妇女事业新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以行动致敬梦想,用实干开创未来。在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领域,中国既是倡导者,更是行动派。中国坚持将妇女事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宏阔实践,积极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机遇和保障,推动中国妇女事业和全球妇女事业携手共进。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未来5年中方将采取一系列新的务实举措。从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到以妇女和女童为优先受益对象,在民生发展领域援助1000个“小而美”项目;从邀请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研修,到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国携手各国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必将为推动妇女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时代之先声,明前进之方向。习近平主席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进一步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四个共同”突出问题导向、注重标本兼治,展现了中国对全球妇女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悉与科学把握,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

四、我们注意到近来有一些国家翻炒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没有出现“中华民国”或“台湾”的字样、联大第2758号决议“与台湾无关”等说法,您对此有何评价?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日本通过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割让台湾。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开罗宣言》宣布,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中美英共同签署,后来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9月,日本签署《日本投降书》,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这些国际法文件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果,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大第2758号决议郑重确认、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决议明确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决议中为何没有出现“中华民国”或“台湾”的字样?因为“中华民国政府”属于被推翻的政权,不是合法的中国政府,不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这个主权国家,所以1971年的联大第2758号决议不能使用“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的提法;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只能接受主权国家派出的代表,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主权国家,《联合国宪章》不允许以台湾名义向联合国派出代表,也就不能使用“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的提法。

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现在不是,今后也绝无可能。尽管海峡两岸尚未完全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也决不允许分割,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也不允许改变。想要走历史的回头路,妄图将台湾再度从中国分裂出去,14亿中国人民绝不答应!国际社会也不会支持!未来,中方将同塞内加尔各界一道努力,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坚定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为实现中塞发展振兴、促进世界繁荣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五、10月7日至8日,塞政府举办第二届投资塞内加尔论坛,中方在论坛框架下积极举办中国企业投资分论坛,受到塞各界高度关注,取得圆满成功。您能否介绍有关情况?

中国是陪伴塞内加尔发展振兴的同路人、好兄弟。筹办此次论坛活动是两国工商界落实中塞领导人战略共识的重要举措。中国驻塞使馆指导中资企业协会精心筹备,邀请150多家中塞企业积极参与,中塞企业和商协会代表等300余人出席。45多家企业现场参展,主要包括基础设施、5G通信、智能制造、无人机、低碳技术等中企在塞实践成果和未来合作愿景。

法耶总统、松科总理亲自莅临论坛中国展区参观互动,饶有兴致参观展区内容,亲切询问合作情况,感谢对中方为论坛成功举办所作贡献,表示愿推动塞中互利合作迈上更高水平。论坛举办期间,中国展区人气火爆,机器狗等高科技产品吸引大量来宾和多家媒体关注,塞交通部长、数字部长、国家公交公司总经理等政府官员也到展台同中国企业交流。

10月8日,我很高兴同塞总统特别代表、经济合作部长萨尔,以及农业部长、工贸部长、投资促进署长等贵宾一道出席论坛开幕式,共襄中塞务实合作盛举。期间,4家中企与塞方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涵盖能源、金融、环保等领域,总金额达4.6亿美元。驻塞使馆并发布《塞内加尔投资指南》,中企协会推出在塞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中文译本,助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塞方代表高度评价中国企业对塞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愿与中方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开创共赢发展新格局。中方也愿继续同塞方加紧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加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塞内加尔2050愿景》深入对接,共享开放红利,深化技术合作,让更多合作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六、非常欢迎您作为新任驻塞大使履新,请问您对塞内加尔有何印象?如何评价塞中关系与双边务实合作成果?

今年4月,我很荣幸出任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6个月来,我同塞内加尔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收获友谊、增进互信、推动合作,对热情好客的“特兰加精神”(Teranga)印象深刻,被路灯下刻苦学习、海边努力奔跑的青年人深深打动,对塞名著《一封如此长的信》改编电影大获成功、网红拉姆中国之行收获满满、塞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取得佳绩等成就印象深刻,也对中塞友好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中塞友谊由老一代领导人亲手缔造,在新时代取得快速发展。去年塞新政府就职以来,双边关系进一步全方位发展,法耶总统和松科总理均将中国作为域外首访国家,访华期间与习近平主席和其他中方领导人成功会晤,共同为中塞关系未来发展举旗定向。时任外长法勒、爱国党总书记达菲等政要先后受邀赴华参访,胡春华政协副主席到访达喀尔受到塞方热情友好接待,为中塞友谊赓续深化注入新动力。

中塞合作互利共赢。中国对塞、对非合作始终是基于共同利益的双向赋能。得益于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2025年前8个月中塞双边贸易额约4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塞对华出口同比增长约93%,全年有望再创新高。中方积极助力《塞内加尔2050愿景》,推动姆考高速等重点工程取得可喜进展,乡村打井一期项目惠及978个村庄,解决塞内加尔1/7人口的吃水用水问题,二期项目将继续推动塞粮食安全和民生改善。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塞投资兴业,创造了11000多个就业岗位,员工本地化率达85%以上,有力促进塞经济社会发展。

七、中塞远隔山海,风土文化各异,如何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和文化交往?

中塞历史境遇相似、文化理念相通、发展梦想相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塞著名谚语“每个人都是他人的良药”表达的文化内核高度契合。我们所在的这座中国援建的黑人文明博物馆以及国家大剧院、竞技摔跤场等,为传承和发扬塞内加尔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在国际多边舞台相互支持配合,致力于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明年将迎来达喀尔青奥会这一塞内加尔的光辉时刻,中国通过修缮体育场、捐赠物资、组织专家交流和运动员培训等方式,助力塞举办一场精彩纷呈的青奥盛会,在中塞、中非传统友好的基础上再结“奥运情”。此外,中国援塞医疗队、农业组对基层民众开展帮扶,中塞打击乐团联合演出、“中国大使杯”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等活动也搭建起两国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

中国和非洲都为人类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我们基于对宇宙的整体性理解和对社会的关系性建构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为应对现代性的生态危机、个人主义膨胀和社会分裂提供了宝贵的东方和非洲智慧。我们要培育团结互信之花,而非播撒分裂的种子,共同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正确方向。中国愿同塞内加尔在内的各国携手努力,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和平、安全、繁荣与进步的美好未来!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