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亚洲 > 泰国 > 驻外报道

驻清迈总领事陈海平在泰媒发表署名文章《践行全球治理倡议 迈向世界共治共享》

来源:(驻清迈总领事馆) 2025-09-30 19:03

2025年9月29日,驻清迈总领事陈海平在泰北主要报纸《泰国新闻》(Thai News)、新闻主管机构官网和清迈108、Chiangmai News(清迈新闻)等网络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践行全球治理倡议 迈向世界共治共享》。全文如下:

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倡导坚持主权平等、坚持国际法治、坚持多边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力求实效的“五个坚持”核心理念。这一倡议的提出,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指明了前进方向,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全球治理倡议提出正当其时,彰显大国担当。当今世界,地区动荡频发、经济发展受阻、逆全球化抬头、规则法治缺位,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纵览国际风云、秉持天下情怀,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顺应人类历史发展势和各国人民普遍愿望,符合当今世界合作共赢的紧迫需求。这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直指全球治理“失衡、失序、失能”的关键症结,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彰显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作为。

全球治理倡议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是对现行国际体系和机制的改善增强。中国推动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不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推倒重来,也不是在现行国际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有效性,使之更符合当下实际形势,更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好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

全球治理倡议是对“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知行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发展,也是对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等中国外交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其“五大理念”系统回答了全球治理缺位的时代之问,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指引。

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每个国家的主权和尊严都必须得到尊重,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多体现和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诉求,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少数国家垄断全球治理,个别国家以经济霸权操弄、破坏国际治理体系,漠视别国主权尊严,干扰世界经济发展。这种状况不应继续下去。

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法者,治之端也。”国际社会应按照各国共同达成的规则和共识来治理,而不能仅听一个或几个国家发号施令。大国尤其要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违背、歪曲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则,将严重侵蚀国际治理体系权威性,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对于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外空等新兴领域,要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国际规则,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能强加于人。

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全球治理是大家的事,关系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要靠协调合作,而不是单边霸凌。要坚持全球事务由大家一起商量,治理体系由大家一起建设,治理成果由大家一起分享。充分发挥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建设性作用,避免任何歧视性、排他性安排。搞“小圈子”、“新冷战”,实行保护主义、经济制裁,竖起国与国之间的高墙,只会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

以人为本是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全球治理说到底,就是要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共同建设一个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的世界。人民幸福和全球治理一体两面,相互作用。各国人民是全球治理的根本参与者和受益者,能让人民切实感到幸福的才是好的治理体系;只有以人民的获得为目标,不断为民众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全球治理体系才能得到广泛支持并有效运作。

行动导向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全球治理的活力源于实践,关键重在行动,根本要看成效。当前多边机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情况长期存在,在个别国家阻碍下,议程落实、机制建设、改革创新等严重滞后。要起而行之,做破解难题挑战的行动派。解决好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关心的实际问题。发达国家要切实履行责任,提供更多资源和公共产品。发展中国家也要联合自强,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国与泰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相近立场主张,长期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对方在联合国等多边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愿同泰国一道继续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落实好全球治理倡议,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