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专题 > 当年专题 > 大使谈中国之治 > 大使之声

驻美国大使谢锋在“创新·开放·共享发展”全球对话会美国专场上的主旨演讲——擘画“十五五”新蓝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来源:(驻美国大使馆) 2025-10-25 14:33

尊敬的慎海雄副部长,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昨天,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很高兴第一时间在这里同各位朋友交流感悟体会。

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中国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

这次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次会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新的五年,中国发展之势将奔涌向前。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十四五”时期,中国GDP接连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人民币三个大台阶,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左右,已连续十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进入“十五五”,我们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将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断激发和释放内需潜能,消费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十四五”前四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86.4%。进入“十五五”,我们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有足够能力和底气应对各类内外部风险挑战,未来将继续担当全球“稳定之锚”,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动力源。

新的五年,中国创新之力将加速迸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快速崛起,很多领域加快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转变,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5年的第10位。“十五五”期间,我们将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我们将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小院高墙”也好、“脱钩断链”也罢,都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步伐。中国未来将继续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为促进全人类科技交流、合作与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新的五年,中国开放之门将越开越大。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深化外贸外资体制改革,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建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和22个自贸试验区,一系列开放举措受到各国欢迎。“十五五”期间,我们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但中国依然坚定拥抱经济全球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新的五年,中国民生之本将持续夯实。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8亿人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已超95%,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进入“十五五”,我们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包括:着力解决好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优化创业就业政策环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实现房地产行业回升向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世界将看到一个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幸福中国。

新的五年,中国绿色之路将越走越宽。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多年来,我们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已提升至60%左右,全社会用电中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十四五”的前四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重大贡献,充分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十五五”期间,我们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将比峰值下降7%-10%,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中国将继续大力推动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注入更多正能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自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起,中国接续编制和实施了14个五年计划或规划,中国也从一个“人均钢铁产量只够打一把镰刀”“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积贫积弱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纵观中国已经实施的14个五年计划或规划,从推进国家工业化到人民生活总体小康,再到2021年建党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五年计划或规划如同历史的刻度,见证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将用“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个五年规划期,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按照五年规划绘就的蓝图推动发展实践,中国的宏观经济治理、宏观经济政策具备很强的延续性,是名副其实的“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五年规划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战略确定性和发展稳定性。

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日益富裕的14亿人支撑起的、不断扩容升级的庞大消费市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快速崛起的全球创新策源地,城镇化、产业升级、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潜力,不断增长的教育、养老、医疗等服务需求。在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背景下,这些均成为全球企业和人才可望可及、互惠互利的重大机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才能共克时艰。大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挑起关税战、贸易战,只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破坏,损人害己。中美是当今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两国关系不仅攸关两国民众福祉,更关乎世界前途命运。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任何借口把中美关系搞坏。二十届四中全会再次向世界传递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繁荣的积极信号,中方愿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分享机遇、共同发展。美方应同中方相向而行,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沟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创两国人民和人类社会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