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马希耶夫部长,
尊敬的格拉维女士,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出席本次交通领域空气污染治理对话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对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交通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也是各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挑战。本次会议主题契合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中国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统筹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绿色转型,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空气质量快速改善。
一是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健全生态环境标准体系,近5年来完成32项排放标准的制修订,以环境标准提升引领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共有1.98亿吨焦化产能、1.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00多台燃煤锅炉实施有组织排放改造,传统产业焕发了新活力。
二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截至今年7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达22.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的60.8%左右。光伏、风电装机分别占全球总规模的近一半和三分之一。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三是推动交通绿色转型。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而5年前这个数字不到500万,全球一半以上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中国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约5.8亿辆,居民每100次出行约有30次为“两轮出行”。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共享单车发展迅速,每天2400万人次选择共享单车。全国每日因“两轮出行”减少碳排放量约1万吨。
正是得益于上述举措,中国已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明显的国家之一,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显著下降,重污染天数持续减少。以我的家乡北京为例,2024年年均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而2020年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2024年优良天数290天,而2020年仅为181天。蓝天白云渐渐成为常态,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
二、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发起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沿线国家绿色发展合作,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进程,履行《巴黎协定》承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为世界贡献了1/4的新增绿色面积,中国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积极支持优质绿色技术和产品自由流通,为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过去5年我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中吉是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伙伴。近年来,中吉携手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在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制造的1000辆燃气公交车在吉投入运营,助力吉缓解城市拥堵,减少污染排放。两国企业积极实施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助力吉能源结构转型。中国高校同吉国立技术大学共建鲁班工坊,水利水电是主要专业之一,将为吉培养绿色能源领域高素质人才。今年5月,我同扎帕罗夫总统共同考察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比什凯克垃圾发电项目。该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建成后每日可将1000吨垃圾转化为电力,这相当于比什凯克全市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该项目将对比什凯克生态环境改善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两国绿色发展合作的新典范。
女士们、先生们,
空气清新、蓝天常在,是民众的共同期待,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中国愿同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内的各国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在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领域合作,共同谱写“绿色丝绸之路”发展新篇章。
最后,预祝本次对话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