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专题 > 当年专题 > 大使谈中国之治 > 大使之声

驻尼日利亚大使于敦海就中央八项规定接受尼《太阳报》书面专访

来源:(驻尼日利亚大使馆) 2025-10-23 17:30

2025年10月22日,驻尼日利亚大使于敦海就中央八项规定接受尼《太阳报》书面专访,介绍中央八项规定对中国及世界的意义。全文如下:

一、在中国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中央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请问什么是中央八项规定?

简单地讲,中央八项规定是指中国共产党面向全体党员发布的行为规范文件,涉及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每一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比如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控制会议规模与数量,确保简报务实简洁,等等。这是一个大国执政党在新形势下为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党员行为、更好服务人民的制度性安排,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治理现代化与全球共通的廉政追求。

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怎么改变了中国?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党内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铺张浪费、滥用权力等,严重损害执政党的形象和公信力。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旨在明确规范共产党员的日常行为,纠正上述不良作风。

中央八项规定能在中国取得显著成效,原因在于其设计科学、执行有力、契合国情并得到广泛支持。中央八项规定内容简明扼要,相关要求针对性强、易于执行,也便于监督和问责,避免了空泛政策口号。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从上至下”的执行模式有效推动全党层层落实,增强了规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中央八项规定回应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反对浪费的强烈诉求,直接触及百姓痛点,赢得广泛民意支持,为规定的持续执行提供了深厚民意基础。

三、仅2024年,中央八项规定违规案件查处量就超22.5万例,如此问责力度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执政风格?

这种从严从紧的问责力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十几年来,我们大力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排查治理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妨害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都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

另一方面,这也彰显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品格和最大优势。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注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人民的支持下,通过一次次的自我修正、自我纠偏,使党更加成熟坚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为什么说中央八项规定具有世界意义?

多国媒体和智库报告认为,中央八项规定蕴含的政党自律理念,并非特定政治体制专属,而是人民对现代高效、廉洁治理的普遍要求。中央八项规定为公共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独特经验,可为其他国家在校正权力运行、保障人民利益、提升治理能力方面提供有益借鉴。我想这就是中央八项规定的世界意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倡导廉洁务实高效的治理方式。这些原则与全球反腐败和公共行政改革的趋势高度契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也强调透明、问责和公共资源管理,中央八项规定的实践与之相呼应,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可操作的范例。

第二,回应反腐的全球共同需求。腐败是全球性难题,削弱政府公信力,阻碍经济发展。根据透明国际的腐败感知指数,根治腐败是许多国家的迫切需求。中央八项规定通过具体措施有效遏制腐败,展现了制度化反腐的成效。

第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理念。这种模式与全球范围内“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改革趋势一致。非洲和拉美国家在推动公共服务改革时,也强调政府要贴近民众需求,切实改善民众生活水平。

第四,展现制度化反腐的可持续性。全球许多国家面临反腐政策“一阵风”问题。中央八项规定的持续执行和监督问责机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如何将短期政策转化为长期治理机制的参考。

需要强调的是,各国应立足本国国情,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解决路径。

五、中央八项规定与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实践紧密相连,是其执政风格的鲜明标识。展望未来,纪律严明、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将如何进一步塑造中国同非洲乃至世界各国的互动,特别是在深化政治合作、加强政治互信方面?

中央八项规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政治追求,塑造了新时代中国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国际形象。中国在同非洲及世界各国互动交往中,将中央八项规定深度融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中,为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全社会道德文明水平提升,持续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政策的认同与信任。2023年,全球23国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式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认同度达94.2%,对中国国家治理能力认可度达94%。中国共产党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严治党和廉政建设等方面为他国政党树立了良好榜样,为中国赢得负责任大国的政治威望和信誉,这将转化为中国和国际伙伴互动的公信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央八项规定倡导的清明政风,在国际层面体现为对公平正义与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中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已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等系统性国际公共产品,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彰显中国在完善全球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

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国家和世界各国一道,不断巩固政治互信,拓展互利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