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记者朋友:
上午好!很高兴同大家见面,我谨代表中国使馆,感谢各位朋友对中国发展的关注和对中黑关系的支持。
几天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对“十四五”时期中国的发展成绩作出了科学总结。2021年—2025年“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疫情冲击等一系列风险挑战,中国人民迎难而上,推动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中国经济体量稳步增长。五年来,中国经济总量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台阶,预计将于2025年底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年平均增长5.5%,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中国科技实力不断提升。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6万亿元,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跻身前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相比2020年增加83%。目前,空中汽车已在深圳市试运营,天津港C段智能化码头已经实现全程自动化作业。
中国绿色转型持续推进。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46万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十四五”时期,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世界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相当于全球森林约4个月汇集的二氧化碳量。
中国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在2020年832个贫困县全摘帽基础上,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2588元增长到2024年的17522元,2021—2024年年均实际增长7.8%。中国形成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减贫理论和路径,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借鉴。
《建议》对“十五五”时期中国的前进方向擘画了战略蓝图。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这次全会对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必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也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提供更多机遇。
这次全会再一次重申了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有力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随着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更紧密结合,必将迸发更大潜力。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庞大、门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正在朝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大步前进。中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已突破2.5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人口红利”不断转变为“人才红利”。
这次全会进一步释放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明确信号和诚意。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积极扩大自主开放。中方已经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未来还会持续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中国将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平均关税从15.3%降至7.3%,超额履行入世承诺。不久前,中方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中国将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当前,在华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三分之一进出口,其中在华欧洲企业近40%出口量返销欧洲。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设立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7%,“投资中国”这块金字招牌不断被擦亮。中国将同包括黑山在内的各国一道,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项目金额达到1240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十四五”时期,中资企业承建的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顺利通车,成为中黑合作标志性项目。未来,中方也将鼓励更多兼具实力和意愿的企业到黑山投资兴业,不断打造务实合作新亮点。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相较于过去,今天的中国拥有更高的起点、更好的发展条件,更没有放慢脚步的理由。宏伟的蓝图终将一步步变为现实,中国号列车一定能够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中方始终乐见包括黑山在内的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愿同黑方共同努力,赓续传统友谊,深化互利合作,让中黑友好关系迈上新台阶。我们也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