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大使任洪岩在特多《卫报》《每日快报》等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规划未来: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宣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阐释中国“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运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十五五”规划为中特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全文如下: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系统总结了上一个五年中国发展各项成就,擘画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回顾“十四五”:砥砺前行,成就非凡
刚刚过去的“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跨越130万亿元大关,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从32.2万亿元增至43.8万亿元,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56.2%。
——科技创新动能强劲。全社会研发经费稳居世界第二,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国产大飞机C919、国产大型邮轮等大国重器亮相,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系,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保障性住房筹集1100多万套,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居全球第一,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106项,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启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加速形成,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推进。
二、总结“中国经验”:规划引领,行稳致远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一个又一个五年周期中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背后蕴含着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智慧。运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这其中,有几条经验值得分享:
第一,保持战略定力与决策连续性。国家的长远发展需要清晰的方向和持久的努力。中国的实践表明,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科学制定的发展战略,能够超越短期的波动和干扰,确保国家航船始终沿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行。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强领导核心在制定和推动五年规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决策和顶层设计,确保五年规划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人民意志和长远利益。
第二,注重集中力量办大事。 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任务和重大挑战,能够有效集中资源,形成合力,是快速突破瓶颈、实现跨越的重要保障。建立以五年规划为统领的规划体系,把全国总目标按照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形成全国一盘棋,从而办成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
第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发展非一日之功。中国的规划体系注重承前启后、接续奋斗。每一轮规划都既是对前一个五年成就的巩固和提升,也是为下一个发展阶段奠定基础、谋划未来。这种“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确保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连贯性和递进性,使得长期愿景能够通过阶段性目标的累积而逐步变为现实。
以上经验,根植于中国自身的国情与实践,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广泛的社会参与相结合,实现发展效率与稳定性的统一,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展望“十五五”:携手并进,共谱新篇
发展,是一个国家繁荣进步的永恒主题。“十五五”时期,中国将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并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这不仅是中国自身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图,也为深化中国与包括特多在内的世界各国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我虽然才到特多2个月,但我看到,这是一个充满潜力与希望的加勒比岛国。在比塞萨尔总理领导下,特多政府正努力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向前迈进。中特虽相隔万里、国情不同,但两国都是全球南方国家,两国人民都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国政府也都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作为特多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将以“十五五”规划为新起点,锚定推进中拉命运共同体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目标,同特方密切对话交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扩大利益汇合点,在共同繁荣与进步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共创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