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驻哥伦比亚大使朱京阳在哥主流财经媒体《证券报》发表题为《中国将进一步以自身发展惠及世界》的署名文章,全面宣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系统阐述“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成就,深入分析“十五五”规划战略方向及对国际社会的积极影响。中文全文如下: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系统总结2021至2025年“十四五”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研究擘画2026至2030年“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方向、凝聚力量。站在强国复兴伟业的新坐标上,一个发展更加协调、治理更加高效、社会更加蓬勃的中国正向世界自信开放。
回望“十四五”,面对国内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国际格局持续动荡格局,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推进落实17个方面重大战略任务、102项重大工程、5000多个具体项目,实现经济增长与绿色转型并进,创新成果与民生福祉持续升级。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国内生产总值接连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坚实支撑。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百强科技创新集群和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研发经费投入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电磁弹射福建舰、“天宫”空间站等大国重器频频亮相,DeepSeek、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引领全球开源创新生态,量子通信、高端芯片前沿领域成果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为全人类享有更便捷智能的生活作出重要贡献。
共同富裕伟大事业迈出坚实步伐。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5%,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200万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9岁。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系,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十四五”的卓越成绩,充分体现了中国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一张蓝图绘到底”和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下一个阶段的“十五五”时期,将是中国迈向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五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发的重要节点。为此,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了1条主线、6大原则、7个目标和12项关键任务,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作出了坚强保障,也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会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这些重大目标举措不仅将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为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发展理念与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深远影响。
以科技创新为例,“十五五”期间,中国将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中国将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并以自身技术发展促进全人类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中国开放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也将再上台阶。面对外部压力与保护主义逆风,中国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把中国的产能、资本与技术同新兴市场的资源、劳动力与市场结合起来,推动更加均衡、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全球化。中国将加强与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接,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深化贸易、投资、产业、人文务实合作,拓展绿色、数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与世界各国更好地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在当前单边主义和阵营化对立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中国通过“十五五”规划,把国内长期目标与外部制度供给相衔接,把“长期主义”从国内治理延伸到国际合作,使合作的信任基础不再受短期政治周期摆动左右,从而为全球政治稳定与战略连续性注入力量。“十五五”时期,中国将同各国一道,高举真正多边主义旗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代表广大国家利益、更加体现公平正义,为国际社会提供兼顾效率与公正、着眼长远的治理范式,促进全球治理更加透明高效、稳定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