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专题 > 当年专题 > 大使谈中国之治 > 大使之声

驻基里巴斯大使周立民在基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中国是如何做到的?》

来源:(驻基里巴斯大使馆) 2025-11-16 10:19

2025年11月14日,驻基里巴斯大使周立民在基《乌凯拉报》发表署名文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全文如下:

中国与基里巴斯同为发展中国家,两国人民都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在追求国家发展、生活富足上有着天然共鸣和相似期盼。2023年到任以来,我与基方各界朋友广泛深入交流,交换对如何更好发展的看法。他们常常询及:中国为何能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我回答他们,答案就在于独具特色的中国之治。

——中国之治的根基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确保国家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这是实现发展与稳定的关键所在。“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2012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决纠治“四风”问题,同步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历经多年努力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今年,全党上下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常态化长效化建设为重点,推进作风建设。正是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坚定支持,厚植执政根基。

——中国之治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治理的实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这一理念在扶贫减贫实践中体现得最为深刻。新时代以来,中国以精准扶贫方略打破贫困循环,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努力让贫困群众有更多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和更好的居住条件。超过300万名党员干部用热血投身脱贫攻坚战,1800多名党员干部为减贫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成功让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彻底告别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减贫目标,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中国之治的优势在于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五年规划,既立足当下解决发展难题,又着眼长远擘画发展蓝图,实现了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的有机衔接,避免了政策摇摆和短视行为。从1953年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2025年完成“十四五”规划这70多年间,十四个五年规划见证了中国从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到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性伟大跨越,彰显了中国“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的战略定力和坚定决心。日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即将启动的“十五五”规划,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为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从中国之治走向世界共治的路径在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之治不是封闭的治理模式,而是蕴含着“天下为公”的开放视野。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推动世界共治,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基于这一理念,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中基复交以来,两国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基里巴斯20年发展规划”(KV20)相对接,一批聚焦民生、发展的合作项目在基里巴斯落地生根:正在建设中的南塔拉瓦交通网升级项目,将有效打通南北塔拉瓦的交通瓶颈,为首都地区民众生活与发展带来巨大便利;融合中基文化的塔拉瓦青年公园,成为基民众休闲放松的地标场所;一套套中方捐赠的太阳能储发电系统在各外岛为千家万户带去稳定的电力供应。这些充分彰显了中基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实现共赢未来的美好愿景。展望未来,中方愿与基里巴斯一道,共享发展成果,共践治理经验,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