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专题 > 当年专题 > 大使谈中国之治 > 大使之声

驻捷克大使冯飚在捷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大道并行:携手共建中欧命运共同体》

来源:(驻捷克大使馆) 2025-11-14 00:10

2025年11月13日,驻捷克大使冯飚在捷克媒体《议会报》发表署名文章《大道并行:携手共建中欧命运共同体》。文章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命题给出的答案,正实现从“一方领唱”到“众声合唱”的多重跨越。文章强调,中欧理应也可以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的伙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正成为共建中欧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文章并宣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必将为共建中欧命运共同体提供广阔机遇。文章全文如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前,无数仁人志士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打败法西斯,抱着永不再战的理想建立了联合国。80年后,人类“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和平愿景正在现实的荆棘中艰难穿行。2025年被国际舆论评价为“二战以来冲突数量最多的一年”。有国际研究机构发布警告称“全球和平指数”正逐年跌破最低值。冷战思维死灰复燃,地缘冲突升级外溢,一些地区人道局势严重恶化……维护国际秩序稳定、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亟需以新理念凝聚新共识。

面对世界各国命运与共的时代现实,面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逆流涌动,习近平主席在乱象纷呈中指明了前进道路:“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应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命题给出的答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实现从“一方领唱”到“众声合唱”的多重跨越。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今年10月,国际调解院在中国香港特区正式开业运营。这是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最新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已同数十个国家及地区构建了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得到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欢迎与支持,超过150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连续八年写入联大决议,并多次写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事实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各国人民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必将越来越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生命力、感召力,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

中欧理应也可以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的伙伴。中欧是当今世界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携手合作的时代意义越发凸显。回首建交半个世纪,中国对欧政策始终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支持欧洲一体化,支持欧洲战略自主,支持欧洲成为多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中欧完全可以增进对彼此愿景目标和实现道路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以落实四大全球倡议为战略引领,符合欧洲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稳定的期盼,也符合中欧共同利益。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共建中欧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多年来,中欧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形成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通达欧洲26个国家的229个城市。中方投资并运营管理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吞吐量增至720万标箱以上,累计为当地带来直接贡献超14亿欧元。中欧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24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7858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增至2600亿美元,双方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大内生动力。捷克早在2015年就与中国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十年来,中捷经贸根基始终稳固、前景更加广阔。

中国式现代化为共建中欧命运共同体提供广阔机遇。刚刚举行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五五”时期,中国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型支柱产业,催生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市场,未来产业布局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一个接续推进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包括捷克在内的欧洲各国共同发展创造广阔机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方愿同欧方携起手来,共行天下大道,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