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驻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大使徐迎真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最大门户网站特拉侬网(Téla Nón)及兄弟电台网(RSTP)、热带报(Tropical)等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让中圣普在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道路上携手同行》,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四五”发展成就及“十五五”规划重点,全文如下:

9月27日,美丽的圣多美岛在我的家乡中国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上,被评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圣普由此成为世界首个全境获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国家。这一成就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典范,也为圣普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得益于圣普长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高度契合。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文化传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繁衍不绝的重要原因。自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即将过去的“十四五”期间,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力绘就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发展的绿色底色愈发亮丽。
这期间,中国的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升至60%。2021—2024年太阳能、核能、风力发电量合计年均增长20.3%,全社会消费的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电。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2021—2024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期间,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2024年,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4%,森林覆盖率达25%以上,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贡献了全球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这期间,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比2020年增长2.6倍,持续丰富全球绿色产品供给。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16.8万辆,比2020年增长8倍多,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年末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这期间,中国始终积极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落实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已取得显著成效,提前完成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等目标。
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取得的这一系列成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14亿人民历经十四个“五年规划”接续奋斗才得以实现的。
10月20至23日,中国共产党成功举行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五五”规划。根据规划,中国将在现有基础上,再经过5年努力,使国家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从76年前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十四五”的辉煌成就,再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展现了中国制订国家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有效性。探究成功的原因,我愿分享如下三点: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回首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求索民族富强的艰辛旅程,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有了党中央集中统一的有力领导,才能确保在实施五年规划等国家级发展战略中,有效汇聚全体民意、有力调动各方资源、高质量实施具体任务,用76年时间和十四个“五年规划”,成功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初心使命,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宗旨,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帮助近9亿人口摆脱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一过程中,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持续优化生态系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始终是国家发展战略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
三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全国人民凝心聚力,明确优先发展方向,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实现了从解决人民温饱到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巨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一盘棋的全局观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尤为突出,我们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发展奇迹和生态奇迹,实现了今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更幸福的壮丽图景。
就在圣普全境荣获世界生物圈殊荣的前两天,9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郑重宣布中国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首次提出绝对量减排目标,体现了中国的坚定决心、最大努力和大国担当。中国愿同包括圣普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共同落实“四大全球倡议”,共同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向着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迈进。













































































